言。
老百姓被严格地束缚在指定的地方,失去了自由不说,遇到各级官员,动不动就得下跪拜见,否则就会被治以不敬之罪。
最为关键的是,清政府为了应对频繁的战争产生的巨大军费,表面上取消了百姓们深恶痛绝的“三饷”,实际上对百姓的压榨和索取,比三饷还要厉害,令老百姓们痛苦不堪。
其中鲁西北夏津县一带的起义民众的领袖陈国造,就对这种情况是深恶痛绝。
陈国造在得到靖北侯张鹿安正在对鲁东南进行攻略的消息后,联合自己的弟弟陈国廷,连消息都不曾核实真伪,怀着巨大的希望,举族从老家单县向东前行,希望能够得到靖北侯张鹿安的庇护。
陈氏兄弟一路上需要面对满清地方政府的严密封堵,使得陈家族人损失很大。
但是由于清政府的实在不得人心,陈氏兄弟的身手非常不错,沿途再吸收大量的贫苦老百姓的加入,尽量走崇山峻岭之间的小路,经过一个月的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琅琊城外。
经过琅琊城守将孟大勇的初步估算,跟随陈氏兄弟而来的贫苦百姓至少有六万余人。
陈国造激动地握着孟大勇的手说道:
“我们终于还是赶到了,将军,你是不知道啊,那帮建奴不是东西啊,残杀了我们数万人啊,我们来到这里的都是苦战之后余留下来的……呜呜,我们的家里人几乎都快死光了……”
孟大勇查看了一番后,果然陈氏兄弟俩带领的百姓当中,大部分都是一些青壮年男女、半大的儿童以及少量的婴儿,其中至少有四万多人为壮丁。
可以看出陈氏兄弟这一行程的艰苦程度,由于战斗的残酷,老弱妇孺纷纷在半路死亡,其中绝大部分肯定是被清军所杀。
只是突然多出来这么多的壮丁,孟大勇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连忙报告给张鹿安知晓。
张鹿安得令后,不顾前线依旧紧张的局势,立刻带着亲兵返回到琅琊城,亲自接见了陈国造和陈国廷兄弟俩。
张鹿安直接向陈氏兄弟俩说明如今面临的艰难局面,希望两人能够带领手下人马对明军进行支援。
陈国造立刻拍胸脯表示绝对没问题,只是请求张鹿安能够照顾好自己剩余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