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
“皮应举和黄配玄都升上来了,哪怕张利民再好,咱们也得防着一手了,派人告诉浮山阴六、禄青山,浮山是咱们的根本,绝不容有失,任何人,记住我说的是任何人,胆敢攻击浮山,都要坚决反击,其他的有我来。”
张鹿安其实心里很烦躁,因为安庆的人事变动,很可能会造成浮山地位的不稳固,张鹿安还没有和大明抗衡的实力。
段林却表现的很兴奋,双手互搓一时不知道干什么好。
“还有别的事情吗?”
段林这才想起来,掏出一封信交给了张鹿安:
“将军,这是令兄从崇明发到浮山的,又从浮山转到凤阳,我顺路给带过来了,写信的时间是去年腊月,可惜因事耽误了两个月直到今日。”
张鹿安连忙接过信件,信的大致内容为:
“鹿安吾弟,经年未见,愚兄甚是想念。听闻汝连日奔波劳苦,愚兄常常梦见你身先士卒,亲冒矢石,醒来后发一身汗。害怕你像父亲一样,万一有个好歹,母亲如何能够承受?不觉怀念幼时相伴,无拘无束,无忧无愁,天真烂漫,可惜时光荏苒,一去不回,徒留念想……父亲去世已经两载,到明年三月(崇祯十四年三月满27个月)守孝期满,母亲的意思是把你的终身大事给办了,父亲在泉下有知,才会安心……另外听闻吾弟养军不易,粮食缺乏,如今粮食价格日涨,金银不如粮食来的实在,岳丈大人听说后,也愿意支持五万石粮草,业已运往浮山。吾小有积蓄,再送万两与吾弟支付军饷,愿吾弟善使之……”
读到此处,张鹿安闭上了双眼,上阵亲兄弟,杀敌父子兵,血亲关系就是不一样,自己的长兄张鹿鸣对于自己的支持,那是竭尽全力。
拿起信来继续看下去:
“吾近日于江北雉皋(即如皋)遇见一妙人,名唤李仙侣,又名李渔,原本兰溪人,其父迁于江北,其生于雉皋,此人犹为擅长戏剧和音律,观其所排戏曲,嬉笑怒骂,令人深深投入其中,不能自拔。
崇祯十年,李渔进试不顺,仕途不顺因而专注于戏曲创作,为了生计,创办渔家班,好生厉害。返回雉皋,巡游演出,反响强烈。
吾闻母亲青灯捻佛,生活枯燥,特使银让渔家班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