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理论上只要福康安同和琳牢牢握着军权,哪怕老太爷死了,嘉庆也绝对不敢乱来。
偏老天爷跟和珅开了个玩笑,他一力拉拢扶持的两位军中擎天柱都在嘉庆元年镇压苗民起义时死了。
福康安先死,其主帅位置由和琳接任,未想和琳三个月后受瘴气染病身亡,年仅42岁。
清廷自个对外说福康安是因为积劳成疾病死,不过福康安的侄孙在家族日记中却写叔叔是被苗人诱杀,并以此攻击是和珅同他叔叔有隙,这才不肯如实向朝廷奏明叔叔死因。
实际是和珅替他富察家保脸面,也是替大清保脸面。
堂堂军方头号人物被一帮苗民给诱杀,传出去丢不丢人?
福康安是不是被苗民诱杀,赵安不在乎,反正他不会提醒这件事,因为福康安死了才符合他的利益。
蜀中无大将,廖化才能做先锋嘛。
没办法,谁让苗民起义和白莲起义是一前一后无缝对接的。
保住福康安那是给自个找不痛快。
“尔康”的战绩水份再大,人也是老太爷晚期事实上的军方一号人物,威望很重。
如果平定白莲教起义是由福康安坐镇指挥,那不管八旗还是绿营肯定调度自如,估计用不了八年,一两年就能把白莲教灭了。
准备借白莲教上市的赵安当然不愿意看到这局面,所以坐视福康安同和琳死于苗人起义是最明智的做法。
问题是他与福氏兄弟毫无交结,那“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