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分正试和复试两场,正试所考为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各府正试所考内容皆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死记硬背的东西,只试帖诗看考生个人发挥。
这个试帖诗相当于赵安前世的高考作文,作文写的好拿分多,前面的填空选择只要错的不是太离谱,基本都能过关。
真正决定考生命运的是复试。
复试除考四书文一篇外,均需默写《圣谕广训》,这两项是必考,大概占总分三成。
余下七成只看一样东西。
经文或策论。
有的府复试时可能考经文一篇,有的府则考策论一篇,经文和策论相比县试、府试占分极大,类似一百分的卷子要占七十分。
因而考生能否成功被录取为秀生,基本就看所作经文和策论是否合考官心意。
不合考官心意,写的天花乱坠都没用。
已经考完院试的五府复试时考的都是经文,余下三府则考策论。
这是胡高望在时就定下的,谁知要“案临”三府时,朝廷一道诏令却把他调回京城任职,结果不仅江苏教育界为之震动,也使得原本早就应该开考的三府考试日期又给拖延下来。
朝廷没有委任老宗师,只叫江苏巡抚代管学政事,也就是说接下来三府院试案临的老宗师就是巡抚大人。
而巡抚大人是知道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