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以及各种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公式。这并非任何已知的阵法或符箓,而是他试图为这个世界的“灵气”(一种他暂时定义为“高维能量在低维世界的特定投影显现”)建立基础的物理模型。
“能量吸收效率……与灵根属性、功法路线、环境浓度呈非线性……存在最优解区间……”
“法术结构稳定性……与神识强度、能量控制精度、符文构建逻辑正相关……当前普遍结构存在冗余和脆弱点……”
“阵法能量流转……基于节点共鸣与场效应叠加……低阶阵法能量损耗过高,节点布局有至少三种优化方案可提升百分之十五以上效能……”
他的大脑如同一台超频运行的生物计算机,将感性的、经验化的修炼知识,不断拆解、量化、抽象成冰冷的数学规律和物理定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修炼”,一种对世界底层规则的探索与掌握。
同时,他并没有停下“制造”的脚步。
“蚀刻”一代的成功,验证了能量武器化的可行性。但一次性的单发武器,威力有限,且不够实用。他的目标,是制造出更稳定、可重复使用、甚至具备不同功能的“灵能装备”。
他利用从赵虎储物袋中获得的那几块低阶金属矿石,结合沉星铁,尝试熔炼一种导灵性和强度更高的合金。没有高温熔炉,他就设计了一个利用聚焦阳光和特定凹面镜反射的简易装置,配合自己调配的助熔药剂,花了数天时间,才勉强得到一小块成分不均的合金锭。虽然粗糙,但已是进步。
他还开始尝试破解那几瓶“回春散”。与聚气丹不同,回春散更侧重于生命能量的激发与组织修复。他采用类似的物理化学提纯法,试图分离出其中的有效成分。这个过程比提纯聚气丹更加困难,因为生命能量的物质载体更为复杂微妙。多次失败后,他终于得到了一小滴散发着淡淡生机、翠绿欲滴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