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独特性和口碑,每日维持百两以上的进账也应是常态。
即便如此,在这个月剩下的日子里,他们都不得不从“淘宝”网购那些仿古的货品来补充货源。
而对于那些紧俏商品,在万界货船抵达之前,李月兰不得不痛下决心,挂出了“每日限量供应”或“暂售罄”的牌子。
看到店铺的运转有谢大虎这个大掌柜坐镇,也基本步入正轨,谢冬青、姚远、钱豆子等十个伙计经过高强度的实战磨练和谢家人的随时指点,已然褪去了最初的青涩,变得从容老练起来。
他们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地招呼客人,流利地介绍各种商品的特点和“来历”,熟练地开单,甚至能巧妙地应对一些顾客的挑剔和还价。
谢广福和李月兰终于能稍稍放下心来,又给仓库补了一些“淘宝”平价货品之后就带上家人坐上马车返回了桃源村。
谢广福从县城回来的第二天,便立刻组织了一次村建理事会会议。
收到消息的谢里正、谢长河、姚大、姚二以及德高望重的六爷、九爷等理事会成员很快便聚集到了谢广福竹楼的茶室。
毕竟现在村里真的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理事会就更不可能有什么能当做办公室之类的物屋子,只好暂时在谢广福竹楼的长条桌上开会。
竹楼里的地火龙烧起来,和外面的寒风冬雪形成了两个世界。
大家围长条桌坐下,脸上都带着期盼,知道谢广福这次回来,必定又有新的安排和好消息。
会议开始,谢广福先是看向姚大,开门见山地问道:“姚大,现在窑区那边,黑金炭库存还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