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生,尔等村民真是心思活络,踏实肯干!”
齐安县令也面露嘉许之色:“不错。善于利用现有条件,不等不靠,主动谋划生路,此风可嘉!比起许多一味伸手的村落,桃源村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那“行路御史”虽未直接夸赞,但目光在窑洞和谢广福之间流转,深邃的眼神中也透露出几分认可和深思。
得到父母官和上官们的一致认可,谢里正激动得老脸放光,与有荣焉。
谢广福则保持谦逊:“大人谬赞了,皆是村民们为了活下去、为了过得更好些,被逼出来的一些笨办法罢了。”
齐安沉吟片刻,似乎下定了某个决心,他看向谢里正,神色变得严肃而正式:“谢里正。”
“小老儿在!”谢里正连忙躬身。
“桃源村,虽是新建,但村民上进,规划有序,更难得有此自力更生、因地制宜之精神。本官甚慰。”
齐安声音洪亮,确保周围官员都能听到:“为表支持,亦为将桃源村树立为安置流民之表率,望尔等能起到示范作用,引领其他村落效仿,本官决定,从县衙拨付专款,白银一百两,用于支持桃源村基础建设。”
一百两!
谢里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可是一笔巨款!
足够村里买多少铁器、多少粮食、多少物料!
齐安继续道:“每月十五,是各村里正至县衙汇报村务之期,这个月的十五,你便来县衙,汇报村务之余,凭本官手令去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