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集:健康拓展(1 / 2)

逸霄 竹晴园 1594 字 12天前

本草糖韵

温如霜指尖划过泛黄的《本草纲目》书页,目光在“胖大海,治风热音哑,咽喉肿痛”的字句上停留许久。窗外,风痕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分析皱眉,实验室的玻璃器皿里,淡褐色的溶液还在缓慢旋转。自从“无糖糖龙”打开健康市场,关于技艺再突破的讨论,已经在两人的工作室里盘旋了近一个月。

“风痕,你看这个。”温如霜将古籍推到他面前,指尖点在书页边缘,“之前做无糖版,是解决‘能不能吃’的问题。现在我们能不能更进一步,解决‘吃了有什么用’?”她指着胖大海、罗汉果的条目,眼神亮得像淬了光,“秋冬季节咽喉干燥的人太多了,要是能把这些本草材料融进糖龙里,既保留技艺,又有实际功效,岂不是两全其美?”

风痕的目光从数据图表移到古籍上,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想法可行,但核心是配比。本草成分加少了没用,加多了会破坏糖龙的口感和塑形性——毕竟糖龙首先得是‘龙’,不能变成药丸子。”他调出之前做无糖糖料时的实验记录,密密麻麻的参数里,标注着不同代糖对糖体延展性的影响,“而且必须通过临床试验,确定有效成分的最低起效量和安全上限,这可不是凭古籍记载就能定论的。”

工作室的长桌上,很快堆满了各种材料。温如霜将胖大海用温水泡发,看着饱满的果肉在瓷碗里舒展,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草木清香;罗汉果则要细心掰开,取出棕褐色的果瓤,用研磨机打成细粉,粉末落在白纸上,细腻得像月光。另一边,风痕已经联系了本地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将初步拟定的三种配比方案送样,同时设计了口感测试问卷——他们要的不是“有效但难吃”的产品,而是能让食客在欣赏糖龙造型时,自然接受本草益处的佳作。

第一次试做并不顺利。温如霜按照古籍记载的比例加入胖大海提取物,熬好的糖料却像失去筋骨的面团,风痕试图用传统手法塑形时,糖体直接在手中塌陷。“水分含量太高了。”风痕用红外湿度计测量后摇头,屏幕上弹出实验室的初步反馈,“而且胖大海的黏多糖成分会干扰糖体的结晶结构,得调整提取工艺,去除部分胶质。”

温如霜没有气馁,她重新翻阅《本草纲目》,在“山药”条目下找到了新的方向:“既然润喉款遇到难题,不如同时推进健脾款?山药性温,磨成粉后质地细腻,说不定和糖料的兼容性更好。”她当天就采购了新鲜的怀山药,蒸熟后去皮、晒干,再用低温研磨机打成超微粉,白色的粉末细腻无渣,倒在手心几乎感受不到颗粒感。

这次的尝试有了明显进展。风痕将山药粉按不同比例混入无糖基料,通过恒温熬糖设备精确控制温度在115c,熬制出的糖体不仅保持了传统糖龙的光泽,塑形时还带着淡淡的山药清香。第一批试做的“健脾糖龙”只有拇指大小,龙身盘旋如珠,鳞片用细齿工具轻轻压出,虽然小巧,却神韵十足。温如霜请工作室附近的老街坊试吃,反馈出奇地好:“甜而不腻,还有点沙沙的口感,吃完胃里很舒服。”

与此同时,润喉款的改良也步入正轨。风痕根据实验室的数据,优化了胖大海的提取工艺,通过离心分离去除多余胶质,再与罗汉果提取物按3:2的比例混合。第二次试做时,温如霜屏息看着风痕用青铜小勺舀起糖料,在大理石板上快速塑形——糖体冷却速度恰到好处,龙首昂扬时线条利落,龙尾卷曲处弧度自然,最后点上用天然色素调的眼睛,一条灵动的“润喉糖龙”便跃然掌上。她小心地将糖龙装在琉璃盒里,递到经常用嗓的声乐老师朋友手中,对方含服后惊喜地说:“比普通润喉糖温和,甜味过后还有回甘,喉咙确实舒服多了。”

临床试验的过程远比想象中繁琐。风痕带着两种糖龙样品,先后对接了三家医疗机构,招募了200名志愿者参与测试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