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每斤糖料加三厘蜂蜡,换算成现代单位就是0.15克;‘转处轻压缓行’,刚好对应你们刚才打印头转向时的压力问题,需要把转向时的打印压力调低15%,速度放缓20%。”
风痕立刻根据口诀调整参数,在模拟系统里输入“蜂蜡添加量0.15g\/斤”“转向压力-15%”“转向速度-20%”,新的参数曲线瞬间变得平稳。“卢卡,按这个参数试一次,记得蜂蜡要和糖料一起熬化,搅拌到完全透明。”
纽约分校的工坊里,卢卡按照要求准备糖料。当融化的糖料里加入蜂蜡,原本浑浊的液体渐渐变得澄澈,倒入打印机料斗时,流速比之前平稳了许多。打印机重新启动,出糖口的糖料像被驯服的溪流,顺着数字模型的轨迹缓缓流动,在转向龙尾时,打印头轻轻下压,缓慢前行,原本容易断裂的转折处,此刻形成了流畅的弧度。
二十分钟后,一条迷你版的“单龙戏珠”糖龙完整地呈现在平台上。卢卡小心翼翼地将它取下,对着灯光查看,糖坯晶莹剔透,龙鳞的纹路清晰可见,轻轻晃动时,龙尾的弧度保持完好,没有丝毫开裂的迹象。“成功了!”工坊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学员们围过来,有人用手机拍下糖龙的细节,有人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下一个模型。
“还有‘冷后阴干三日’的口诀别忘了。”温如霜的声音透过视频传来,带着温和的笑意,“北美气候干燥,刚打印好的糖坯不能暴晒,要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这样能让糖料的结晶更稳定,保存时间也更长。”她拿起桌上的古籍,翻到另一页,“这本《糖艺考》里还记载了不同气候下的糖料处理方法,我把扫描件发给你们,以后遇到高温或高湿天气,都能找到对应的适配方案。”
风痕看着屏幕里卢卡兴奋地向学员们讲解新参数,又看了看身边温如霜专注整理古籍的侧脸,突然觉得,这场跨越经纬的技艺适配,早已超越了技术层面的调整。当纽约的甜菜糖遇上清代的适配口诀,当3d打印机的参数与老匠人的经验碰撞,东方技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
三天后,纽约分校传来消息,按照“阴干三日”的方法处理后,糖龙的保存时间从之前的2天延长到了7天,学员们用当地糖料成功打印出了融入纽约天际线元素的“都市糖龙”。卢卡在视频里展示着作品,龙身的曲线贴合着帝国大厦的轮廓,龙鳞上还印着自由女神像的微缩图案,传统技艺与当地文化在糖料的晶莹光泽里完美融合。
“我们准备在下周的纽约非遗展上展出这些作品。”卢卡的语气里满是自豪,“还要把‘糖料适配口诀’翻译成英文,告诉更多人,东方的糖龙技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能像糖料一样,在不同的土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形态。”
风痕关掉视频,看向窗外双生谷的田野。秋风拂过稻田,掀起金色的波浪,远处的糖龙展馆里,老匠人正在教孩子们用传统手法熬制糖料,而数字工作室里,新的海外分校设备参数库正在搭建。温如霜走过来,将一本装订好的《糖料适配口诀译注》放在桌上,封面上用中英文写着:“技艺无界,适配有方”。
“下一站是巴黎分校,他们遇到了高海拔糖料熬制的问题。”温如霜笑着说,“不过现在我们有了口诀和数字参数库,再远的距离,也能让糖龙顺利渡过重洋。”
风痕拿起那本书,指尖拂过扉页上的字迹,突然明白,所谓东方技艺的生命力,从来不是固守传统的模样,而是像糖料一样,能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土地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形态,然后以全新的姿态,绽放出晶莹的光泽。就像此刻,纽约的“都市糖龙”、双生谷的“传统糖龙”、未来巴黎的“高海拔糖龙”,它们或许形态各异,却都承载着同一份跨越时空的技艺传承,在世界的不同角落,讲述着属于东方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