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集:合作共赢(2 / 2)

逸霄 竹晴园 1404 字 14天前

了三圈。穿月白旗袍的姑娘站在镜前,龙纹在转身时仿佛活了过来,引得围观者阵阵惊叹。有位海外归来的老太太抚摸着袖口的云纹,眼眶微红:\"小时候外婆给我讲过糖龙的故事,说咱们中国人的骨头,就该像龙脊那样挺得笔直。\"

合作带来的收益被源源不断地运回双生谷。阿竹用这笔钱翻新了传习所,新砌的窑炉能同时容纳二十个学徒熬糖;风痕走遍山野,找到了三种能替代珍稀原料的植物,还编了本《乡土糖材图谱》;温如霜则在谷口盖了座糖龙博物馆,玻璃展柜里,不同年代的糖龙制品在灯光下静静陈列。

入秋后的第一个集市日,张老板带着最新款的糖龙拼图来到谷中。木质拼图的每一块都雕刻着不同的龙纹,拼完整后会呈现出双生谷的全貌。孩子们围坐在银杏树下,一边拼拼图一边听阿竹讲糖龙引来溪流的故事,金黄的落叶落在拼图上,倒像是给龙身镀了层金。

\"阿竹姑娘,下个月的糖龙文化节,\"张老板递过份策划案,\"我们想在广场上搭个巨型糖龙模型,用十万块拼图拼起来,怎么样?\"

风痕正在不远处教孩子们吹糖珠,听见这话回头笑道:\"不如让孩子们自己熬糖做装饰,让糖龙真正属于每个人。\"

温如霜恰好从博物馆出来,手里捧着件新做好的童装,靛蓝的布面上,用彩线绣着卡通化的糖龙:\"我已经和孤儿院约好了,文化节那天,让孩子们穿上自己设计的糖龙服饰。\"

阿竹望着谷中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初到山谷时的情景。那时山洞里的糖龙传承册蒙着厚厚的灰尘,如今却在无数人手中焕发新生。她伸手接住片飘落的银杏叶,叶面上的纹路竟与糖龙的鳞片有几分相似。

\"你们看,\"她举起树叶笑道,\"大地早就把答案告诉我们了。真正的传承,从来不是把技艺锁进盒子里,而是让它像溪水一样,流淌进每个人的生活里。\"

夜幕降临时,传习所的灯还亮着。新收的学徒们围坐在熬糖锅前,看阿竹演示\"龙抬头\"的手法。琥珀色的糖液在竹棍上渐渐成型,随着手腕转动,龙首缓缓抬起,在灯光下折射出温润的光泽。

窗外,满载着糖龙玩具和服饰的马车正驶离双生谷,车轮碾过石板路的声响,像是在为这门古老技艺的新生,奏响悠的歌谣。而更远的地方,城市广场上的工人已经开始搭建脚手架,准备迎接那座由千万双手共同创造的糖龙奇迹。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