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苔藓里,每一道剑痕都仿佛在诉说昔日的激战。
行至谷地中央,一座破败的竹屋映入眼帘。竹屋周围种着几株梅花,虽已凋零,却仍有风骨。风痕推开门,屋内蛛网密布,一张石桌歪斜着,桌上放着一个豁口的酒坛,坛底还残留着干涸的酒渍。
“有人吗?”他沉声询问,只有回声在空荡的竹屋中回荡。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枯枝断裂的声响。风痕猛地转身,软剑出鞘半寸,只见一个背着柴捆的少年站在门口,十四五岁模样,衣衫褴褛,却有一双亮得惊人的眼睛。
“你是谁?”少年警惕地后退一步,柴捆掉在地上,露出里面几株草药。
“路过的旅人,”风痕收剑入鞘,“这谷里只有你一人?”
少年没回答,反而盯着风痕腰间的剑柄:“你是来寻剑的?”
第四章:少年阿蛮与剑冢之谜
少年名叫阿蛮,自称从小在谷中长大,靠采药打猎为生。当风痕问及剑侠时,阿蛮的眼神黯淡下来:“爷爷说,剑侠爷爷很多年前就走了,再也没回来。”
“你爷爷认识剑侠?”风痕心中一紧。
阿蛮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块磨损的木牌,上面刻着半柄剑的图案:“这是剑侠爷爷留给爷爷的,说谷里有个‘剑冢’,除了有缘人,谁也不能进。”
“剑冢在哪?”风痕追问。
阿蛮却摇摇头:“爷爷不让说,还说如果有拿剑的人来,就让他看看这个。”他从柴捆里翻出一本破旧的书册,封面早已脱落,内页是用木炭画的剑招图谱,笔法粗犷,却暗藏凌厉之气。
风痕接过书册,指尖触到纸页上的墨迹,忽然感到一阵轻微的震颤——这不是普通的图谱,而是剑侠留下的剑意印记!他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圆圈中央一道竖线,像极了密卷上的图腾变形。
“这个符号……”风痕指着图,“你见过吗?”
阿蛮凑过来看了看,眼睛一亮:“剑冢入口的石头上就有这个!爷爷说,这是‘问心’的意思,只有心里没有邪念的人,才能进去。”
当晚,风痕在竹屋留宿。阿蛮用陶罐煮了山芋,两人围坐在火堆旁。风痕从阿蛮口中得知,剑侠在此隐居时,常教谷外山民剑法防身,阿蛮的爷爷便是其中之一。剑侠离开前,曾留下遗言:“若有持‘流萤’之念者来,引他至剑冢,问其心,观其行。”
“爷爷说,剑侠爷爷的剑,能在夜里发出萤火虫的光,所以叫‘流萤剑’。”阿蛮捧着山芋,语气里满是向往,“可谷里的断剑我都找遍了,没有会发光的。”
风痕望着跳动的火焰,心中渐渐清晰:剑侠将流萤剑藏于剑冢,而进入剑冢的关键,不仅是找到入口,更是通过“问心”的考验。他想起密卷上的警示——宝物有灵,非仁善之士不可得。
第五章:剑冢问心与流萤初现
次日清晨,阿蛮带着风痕来到谷北的悬崖下。悬崖上垂落着藤蔓,藤蔓遮掩处,果然有一块刻着“问心”符号的巨石。巨石表面光滑如镜,映出风痕的倒影。
“爷爷说,要把手按在符号上,心里想什么,石头就会显什么。”阿蛮指着符号,“坏心思的人,手会被石头吸住,再也拿不下来。”
风痕深吸一口气,伸出右手按在石面上。凉意从掌心传来,石头突然发出微光,映出他脑海中的画面:江湖混战的血腥、百姓流离的惨状、神秘势力的阴谋……最后定格在密卷上“镇魔卫道”四个字。
巨石轻轻震动,发出“咔嚓”声响,竟从中裂开一道门。门后是向下延伸的石阶,黑暗中透着幽幽寒光。
“你在外面等我。”风痕对阿蛮说,点燃火折子,踏入石门。
石阶尽头是一间圆形石室,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