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黄飞鸿》发表(4 / 5)

nbsp;“爷爷,我们边吃边聊。”

    白若雪跑进厨房,很快端出两碗大米。

    爷孙两人,一边吃,一边讨论。

    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对应“金公”,猪八戒对应“木母”一样,黄飞鸿、十三姨、林世荣、牙擦苏等人,都是意有所指。

    比如,黄飞鸿的徒弟,林世荣和梁宽正直刚勇,但有限于视野狭窄,代表着清末民初全面排斥外来文化的保守派。

    与之相反的,是牙擦苏,留洋归来,但矫枉过正,代表着清末民初全盘接收西方文化却丧失了民族底蕴的无根飘萍。

    恰恰能做到学贯中西的,只有十三姨。

    思想包容,能够把两种文化很好地进行融会贯通,成为黄飞鸿思想觉醒的启蒙者。

    “再加上这个行侠仗义的黄飞鸿。”

    白若雪眼前一亮,“方老师是希望青年人既像十三姨这样,又能像黄飞鸿一样,允文允武,壮志凌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也许这就是他这么设计的深意吧。”

    白要山赞不绝口。

    “十三姨啊……”

    白若雪念叨着,不禁想到十三姨教黄飞鸿教“爱老虎油”的桥段,又想到了自己教方老师外语的场面,一时间,觉得古怪又诧异。

    正当自己浮想联翩的时候,白要山摇头失笑:“不过可惜了,这看上去没写完。”

    “爷爷,这您都看得出来?”

    “这么明显,我怎么会看不出来?”

    白要山笑了笑。

    从贩卖“猪”、“猪仔”的沙河帮,到招摇撞骗、装神弄鬼的白莲教,这一部分的主题是“觉醒”,也就是民智觉醒。

    既要睁眼看世界,也要正眼看世界。

    而从纳兰元述,再到孙先生、陆皓东,这一部分的主题是“革命”,也就是思想觉醒,不管学医,还是学武,都救不了华夏人的。

    必须推翻清廷,才能有出路!

    “怪不得最后方老师会借孙先生之口,说‘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

    白若雪恍然大悟。

    “这也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白要山遗憾道,“可惜啊,不能马上看到下一部,真想看他接下来会怎么写?”

    白若雪说,自己正在替方言翻译《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