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方小将的排面(3 / 4)

的湘西的风土民俗所吸引。”

    “少恭说到点子上了,相比于被称作‘纯文学’,我更希望称之为‘民俗风情’。”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民俗风情?”

    韩少恭和古桦面面相觑,不禁惊呼。

    不远处的龚樰听到动静,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悄悄地来到门边,望了眼方言的房间。

    “不错。”

    “丛文先生和汪老都曾跟我讲过类似的话,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

    “所以,能在《边城》和《受戒》里,感觉到很强烈的民俗风土人情的诗意……”

    方言笑道:“我的《那山那人那狗》,也是深受他们的影响。”

    韩少恭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边城》和《受戒》,一会儿想到了翠翠和傩送,一会儿想到了明海和小英子。

    作为和尚的明海,和身为少女的小英子,倾盖如故,萌生懵懂情愫,他们月下许愿,共数流萤,没有前月下的卿卿我我,没有执子之手的海誓山盟,汪曾其把这一段逾越禁忌的爱情,融入山水之中。

    “啪!”

    古桦一拍大腿,“怪不得,怪不得我总觉得《那山那人那狗》,跟《边城》、《受戒》有一种一脉相承的感觉,简洁明快,纡徐平淡,对风俗民情和自然景观,全是‘诗化’地描写。”

    那可不,都是一个师父教的!

    方言笑而不语。

    “我现在似乎有点明白了。”

    韩少恭道:“为什么你的那么多作品里,我最爱《那山那人那狗》,就是这股诗意化的湘西民俗风情,深深地吸引着我。”

    方言说:“这说明,伱文学的‘根’在这片广袤的三湘大地上。”

    “文学的‘根’?”

    古桦和韩少恭饶有兴趣,不断地追问。

    方言把在《城》创作班讲的,简单地复述了一遍。“粤东文学是如此,我觉得,湘南文学是不是也可以往这方面创作?”

    “你说的,正是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

    韩少恭惊喜道:“我曾经在汨罗江边插队,住的地方离屈子祠只有二十来公里,仔细地观察当地的风俗,有些方言词能和楚辞挂上钩,比如把‘站立’,说成‘集’,这和《离骚》里的‘欲远集而无所止’相吻合,但除此之外,楚文化遗留下的痕迹就不多见了。”

    “不不,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