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快上车(3 / 4)

啦?」

    石铁生大大方方道:「3封,这是第4封,我正琢磨着怎么给她回信呢。」

    方言嘿然一笑:「那我得先听听,你们是怎么讨论的?」

    两人从纯文学,聊到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紧接着又聊到「文学的根」。

    「岩子,我觉得你这个提法,绝对会在文坛掀起一场思潮!」石铁生道:「而且会是一场不亚于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的文学新思潮!」

    方言道:「我也有这种预感,所以我最近一直在写这部扎根在岭南文化里的,不过光靠一部作品,还是显得势单力薄,最好全国各地都能涌现这类民族和地域特色的。」

    石铁生说:「说到这个,倒也启发了我。」

    方言问:「怎么讲?」

    「对于燕京,我熟悉的并不多,地坛、北海公园、仿膳的豌豆黄,一只手可以数过来。」

    石铁生道:「我觉得我文学的根不在燕京,倒像是在我插队下乡的地方。」

    方言道:「你是说陕北。」

    石铁生点点头,「我有时候做梦的时候,都会梦到清平湾,梦到那里的乡亲和民歌。」

    方言静静地听着,听他唱了会儿《走西口》,又改唱起《揽工调》。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过得好光景……」

    石铁生不无感慨道:「可能因为觉得清平湾很遥远,再也回不去了,才会这么想念吧。」

    「如果想去,就没有去不了的。」

    方言道:「关键在于你想不想去,你的心想不想去,铁生,你还想回清平湾看看吗?」

    石铁生不禁追忆起来:「我在清平湾喂过两年牛,那儿只有黄土……」

    「依我看,你不如就以清平湾为主题,写一篇稿子?」

    方言说:「试着挖一挖陕北的根。」

    「不瞒你说,我还真这么想过!」

    石铁生说,准备以自己为故事原型,写一个生活在黄土高原小山村里的放牛倌。

    方言道:「名字叫"遥远的清平湾"?」

    「再加两个字,"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石铁生说,自己想写记忆中的清平湾,写那些朴实、忠厚、乐观的乡亲,然后想从清平湾这片古老的土地中,试着发掘一下整个民族生存的底蕴,在苦难中看到前方的好光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