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我觉得还能抢救一下(3 / 4)

   「他们这次就是不想重蹈覆辙。」

    章守仁又递了个稿子,「岩子,这篇的作者在信里再三请求要让你看一看。」

    方言先看书名,《第一宿舍》,似曾相识。

    再看了下作者名,嘿呦,这不余桦嘛!

    「我个人认为,稿子欠些火候,质量达不到在《十月》发表的要求。」

    贺信一本正经道。

    方言问道:「老田,你的意见呢?」

    「故事很生活化,通过几个大学生之间的磨合、争吵和和解,来展现青春、友情、挫折和成长。」田增翔道:「但是,笔力不足,人物的情绪没写出来,过于依赖内心独白和人物对话,很难让情感饱满起来……」

    接着话锋一转,「不过张老师他们说先放一放,等你回来了再议,我也赞成这个做法。」

    「稿子虽然不满足《十月》的标准,但能从里面看出,这个作者蛮有灵性的。」

    张仲锷说:「有潜力可以挖掘,我想可不可以推荐给其它期刊看一看?」

    「这稿子可以抢救一下,也算是种一个善因。」方言询问众人,推荐到什么杂志为好。

    晏名说:「要不试试推给《燕京文学》?」

    田增翔道:「既然是写青年的,我倒觉得可以推荐给《青年文学》。」

    「《人才》出版社最近创办了一本新的杂志,叫《丑小鸭》。」

    张仲锷冷不丁地来了一句,「专门刊登文学新人的作品,而且面向是青年读者。」

    「这个《丑小鸭》,听上去挺不错。」

    方言心里下了决定。

    能上《丑小鸭》,对余桦的这篇***作而言,倒也不算是委屈。

    毕竟,《丑小鸭》和《萌芽》、《青春》、《文学青年》,今后可是文学界的「四小名旦」。

    何况,《丑小鸭》创办人是胡木桥的儿子。

    一念至此,不禁想到胡木桥约他下午到师兄的办公室见面,还要送他一件东西。

    到底会是什么呢?

    当自己来到人文社,见到章光年和胡木桥的时候,答案随即揭晓。

    竟然是全套的《资治通鉴》!

    而且其中的几本扉页上,赫然有着老人的亲笔签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