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文学上的明灯(5 / 5)

sp; “您分析得没错。”

    林贤治说《花城》在这次的暑期创作班上,只是提了一嘴,整个班都炸开了锅。

    正经作家,谁写武侠啊!

    写出来的,那能是文学嘛?

    俗!庸俗!俗不可耐!

    能写的作家瞧不上,想写的没这个能力,况且还有《武林》、《今古传奇》等杂志抢稿。

    方言不以为然道:“不能说‘庸俗’,而该是‘通俗’,我倒觉得一个通俗作品能流行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说明是被人民群众所喜欢的。”

    “唉,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就是过不去思想这道坎。”

    范汉生说:“我们也不指望他们的思想能转过弯来。”

    林贤治语气诚恳道:“方老师,这次您好不容易来趟粤东,就多呆几天,到时候给创作班的青年作家们好好上一课。”

    “等我从蛇口回来,一定去一趟!”

    方言点了下头。

    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么好吃好喝地招待,必须帮《花城》整整军!

    “方老师!我……”

    范汉生注意到林贤递来的眼色,急中生智,拿起酒杯:“我敬你!”

    “一起干杯吧。”

    方言看破不说破,配合地打了个圆场。

    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音。

    林贤治内心松了口气,得亏范汉生最后憋住了,要不然可就前功尽弃。

    但也能理解总编辑的心情,且不说《十月》自从有了方言,隐约成为《人民文学》、《收获》之下,全国第三的大型文学期刊,就说《当代》,作为改革文学的主阵地,本该随着改革文学的低潮而陷入低谷,没想到因为方老师的一篇《利剑行动》,硬生生地杀出一条新路。

    在军事文学的新浪潮中异军突起,跟《十月》共扛新时期军事文学的大旗。

    想到这里,自己都快忍不住去求方言。

    不仅想求稿子,更想求他像上次在军事文学创作座谈会一样,指点迷津。

    请这盏明灯,再给《花城》指一条明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