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方老师真乃点子王(2 / 4)

sp;  方言说左看看,右看看。

    章守仁顺着他的想法往下说,用评奖的手段来吸引和凝聚作者、读者,就可以提升《十月》在业内和读者群体里的口碑和影响力。

    毕竟,《十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可是目前已经有优秀短篇、中篇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很快也会成立。”

    张仲锷皱了皱眉。

    “张老师说的对,不管是数量、门类,还是关注度和影响力上,我们怎么能和重大文学奖项相比呢?”贺新提醒了一句。

    众人议论纷纷,支持也有,反对也有。

    文学奖的成败,跟《十月》的兴衰荣辱、名声口碑挂钩,一旦失败,可就成了笑柄。

    “我们可以不从篇幅入手。”

    方言说:“而是从题材和类型下手,比如谍战、军事、历史、乡土,现在既然爱情题材这么热门,就先从‘爱情’开始,遴选一批作品,引导创作,从而推动爱情这股文学潮流。”

    “岩子这個建议好啊!”

    “不管其他报刊登了多少爱情,到头来由我们来评选,等于我们借了他们的力,把《十月》打造成爱情的主阵地。”

    “没错,《十月》文学奖就成了风向标。”

    “………”

    田增翔他们一经点拨,思路大开。

    章守仁赞同道:“不只是风向标,引导潮流、宣传刊物、聚拢作者,都可以借助这个文学奖,如果办成了,《十月》在全国的局面就打开了。”

    陆元炽颇为满意,“而且《十月》敢为人先,给其他文学期刊奖的设立提供了范例和参考,不管成与不成,对文学界都是大功一件。”

    “时间上,最好能在10月颁布公告。”

    方言建议首届《十月》文学奖,在1982年2月底,也就是年底正式公布获奖作品。

    此话一出,瞬间引发所有人的讨论。

    方言看到这一幕,眯了眯眼。

    现在是爱情题材,以后可以搞个悬疑奖、科幻奖,像爱情一样得到正名。

    这年头,悬疑、科幻等题材在华夏文坛,还是一片荒地,需要有一个又一个拓荒者。

    “小方到底是年轻人,脑子活,主意多。”

    陆元炽忍不住多夸几句。

    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