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文坛需要100个方小将(祝五一快乐!)(2 / 5)

nbsp;方言心里嘀咕了句,虽然自己还有很多。

    “的确,千稿易得,好文难求,谍战文学不仅考验作者的历史素养、文学素养,而且考验专业素养,比如’录音的基本原理‘。”

    章守仁好奇道:“岩子,你也没有经受过专业的情报技能训练,怎么这么会写谍战?”

    田增翔、晏名等人,也有相同的疑问。

    方言说:“这话问的,伟人不也没上过军校,照样四渡赤水,三大战役,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嘛,咱跟他老人家比,根本不值一提。”

    “主要是这個《潜伏》写得太生动了,特别是吴敬中这个津门站站长,跟活的似的。”

    田增翔语气里透着一丝不可思议。

    “这是这么回事。”

    方言说自己专门拜访过功德林的老人,尤其是在军统、中统呆过的沈罪、董易三他们。

    “怪不得,怪不得。”

    章守仁等人恍然大悟。

    方言扫视众人,“对了,沈罪正在写自己的回忆录,《我这三十年》,有意找一家出版社出版,不知道咱们社愿不愿意……”

    “可以啊,这太可以了!”

    章守仁点了下头。

    拿不到《潜伏》这样的稿子,拿个《我这三十年》也不错,毕竟,伴随着谍战文学的火爆,像这种关于军统、中统的资料,肯定会有读者非常想要去深入了解,也算是捡个芝麻。

    “岩子不愧是我们的福星,采访都能帮我们社里弄到一部好作品。”晏名笑盈盈道。

    “保密局需要100个余则成。”

    田增翔直截了当道:“我看咱们《十月》、咱们出版社也需要100个方言,对不对!”

    “你们就别给我戴高帽了。”

    方言就此打住,“还是想想张老师回来以后,该上哪儿给他接风洗尘?”

    ……………

    全国谍战文学最盛行的地区之一,莫过于华东。

    毕竟是《收获》最先刊登的《暗战》,掀起了文学界的第一次谍战狂潮。

    整个江浙沪,有着大量谍战的读者。

    《潜伏》一问世,立刻被广大的谍战文学爱好者追捧,其中就包括杭城富阳的麦加。

    今年7月刚刚参加了高考,数学考了100分,物理更是满分100分,考了个9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