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晋升编辑(3 / 4)

    果不其然,他被安排到了中长篇组,也是《十月》最薄弱但又最重要的一个组。

    苏予道:“周老师应该也知道,今年上半年,《十月》召开了一个中篇座谈会,把很多作家和编辑都请来参加,想要进一步推动中篇这个题材的发展。”

    周雁茹点头说:“确实,你们这场座谈会,可是掀起了不小的中篇热潮。”

    “是啊,接下来我们打算乘势追击。”

    苏予转头看向方言,“所以非常希望小方能够在这里面多多发挥自己的才华。”

    “我一定会尽力的,苏老师。”

    方言能感受到陆元炽和苏予对自己是寄予厚望,从职称上就能看出来。

    也就是今年11月,刚刚颁布《编辑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编辑职称一共分为四级。

    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

    副编审、编审相当于副教授、正教授。

    主编,副主编没有这种职称,根本不可能担任岗位,当然,业务职称需要考核评定。

    像王洁,在《燕京文学》干了3年的助理编辑,今年终于可以升为编辑。

    而自己,只要一转正,马上晋升为编辑。

    这个时候,工资待遇可是跟职称挂钩。

    出了燕京出版社的大门,才从周雁茹口中知道陆元炽和苏予为什么这么重视自己。

    就像后世的电视台争抢电视剧的独播权,此时的文学界,也是僧多粥少。

    好的作品本来就少,而中篇更是各大出版社争抢的重中之重。

    因为刊登太多的短篇,不符合《收获》、《十月》这种大型文学刊物的档次,而长篇又日益式微,水平参差不齐,数量也少之又少,所以中篇就变成了抢手货。

    “你呢,在《哦,香雪》、《芙蓉镇》上表现出了出色的中篇、短篇的编辑才能。”

    周雁茹说:“又是讲习所第五期的学员,和蒋紫龙、古桦、铁甯这么一批擅长写中篇、短篇的作家是同学,他们能不器重你吗?”

    “原来如此。”

    方言挑了挑眉。

    “而且你得到茅公的言传身教,在长篇上也有不俗的能力,可以说,你具备一个‘全才编辑‘的潜质,不管放在哪个出版社,都是宝贝疙瘩,结果却被他们半道抢走。”

    周雁茹心有不甘。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