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天,半个月也抄写不完,何况还要工整,而且不能有错字?
但当她们看到内容,马上沉醉在南北方的趣闻中,一下子看得入了神。
看到她们的反应,杨震觉得这书大有搞头,连她们都能看得入神,其他读书人或者江湖人物,肯定更感兴趣,那就不愁卖了。
交代完事情之后,杨震前往工部,本以为今天会比较特殊,因为明天就是大朝会,工部尚书叶启刚要是有所行动,今天就做一些部署,比如开个会什么的。
但是杨震算错了,一切如常,什么事都没生。
只是快到中午的时候,一名小吏匆匆找来,说是谢老邀请一起吃午饭。
杨震很是疑惑,他觉得谢开明找自己有事,肯定私底下约见才对,不可能这么光明正大的让小吏来请。
他非常清楚,自己现在很出名,关注度很高。
但同样的谢开明的热度也不小,只是民间百姓不怎么议论他罢了,事实上,在官场上议论他的人更多,都在猜测他当上内阁辅后,会推出什么新的举措是施政方针。
这才是关系家族命运的大事,杨震的名气很大,但是他现在可没有这样的影响力。
所以关注谢开明一举一动的人更多,他所做的任何微小的事情都会被人过度解读。
这些杨震都非常清楚,觉得谢开明也一定知道,所以实在想不通他为什么光明正大的邀请自己?
突然觉得会不会是送给皇后龙玉玉的时候,嘴贱多说了一句,被他知道了吧?
但仔细一想,觉得不可能,这种事皇后捂着都来不及,怎么会乱说?
而且短短几天内,皇后应该找不到机会单独会见谢开明,何况他们的关系真要是这样,皇后也不用通过自己拿回龙元玉了,直接找谢开明要不是更方便?
疑惑归疑惑,杨震可不敢当面拒绝,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要是直接拒绝了,反而引来更多的猜测。
于是就跟着那名小吏走了,从工部到内阁不算远,不过片刻就到了。
到了地方,看到还有另外两个官员在场,杨震更懵逼,完全不知道谢开明这是唱的哪一出。
这两个官员杨震没和他们打过交道,但是也认识,因为这两人也是大名鼎鼎,一个礼部侍郎胡季,据说他准备接替谢开明的空缺,当礼部尚书。
另一个是吏部侍郎周平峰,看起来很古板的一个人。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