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若不是杨广贪功好大,瞎折腾,(2 / 6)

nbsp;比如迁都洛阳,虽然享乐成分不少,但其中脱离权臣掌控的意图,也算明智。

    运河的修筑,则大大增强了南北联系。

    和他统一六国后筑长城的举措如出一辙——

    当年为了防范匈奴南侵,他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万里长城。

    虽说百姓怨声载道,但对稳定边疆的确见效。

    同样地,他还建造了阿房宫、陵墓、直道等浩大工程,劳役之沉重,可想而知。

    但这些都是从长计议之举,只是民众未必能看得见其中深意。

    “百姓怎会懂得朕的苦心!”

    修筑宏伟宫殿与陵寝,的确拖垮了大秦的民力,这也许正是大秦速亡的根因。

    此时,一旁的扶苏正好趁机进言:

    “父皇,如今大秦初立,徭役频繁、赋税繁重……百姓负担沉重。”

    “或可缓一缓工事,与民休养生息?”

    始皇的脸色顿时冷峻下来:“荒唐!”

    “这些大事岂能中断?!江山稳固,怎可靠苟且偷安!”

    扶苏低头不语,只能叹息。

    ……

    汉武帝时期!

    刘彻对此也颇有共鸣。

    他也深知战争对国力的巨大消耗。

    若不是文帝、景帝留下的富庶基础,他也无法大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