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自己怎么会成了高宗——?!(2 / 6)

    二者根本无法兼得。

    雍正很快意识到,嫡长子制虽然能避免兄弟阋墙,但长子未必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一旦碰上个庸才,岂不是毁了祖宗基业?

    而太子制又会引发无休止的倾轧与仇杀。

    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就是典型的例子。

    于是呢——

    雍正吸取了历代因立储引发的明争暗斗——

    也结合了自己当年夺嫡的惨烈经历,终于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从此,不再公开立太子。

    一切等皇帝驾崩后,才揭晓最终继承人。

    他会亲自书写两份遗旨,一份密封在锦匣里,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一份则由自己随身保管。

    等到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一并取出,当场对证,然后宣布继位人选。

    乾隆正是靠这种方式登基的。

    但谁不知道“正大光明”后面藏着的名字是谁?

    除了弘历,还能是谁?!

    看看雍正给弘历的册封就知道了——

    二十三岁时,他就被册封为“和硕宝亲王”。

    这“宝”字意义非凡,源自唐代对皇帝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