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公府,再加十五股!”徐辉祖不甘示弱。
短短一个时辰,第二期三百股再次售罄。
这次的价格涨到了六万两,却丝毫没有影响勋贵们的热情。
得银一千八百万两的消息传回宫中,连朱元璋都惊动了。
“大孙,你这股份制度,竟能让那些铁公鸡、拔毛?”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奏报上的数字,满脸诧异。
朱雄英笑道:“皇爷爷,这些勋贵手里的闲钱本就无处可去。
与其让他们囤积土地,不如引到正途上来。”
朱元璋皱眉道:“可这煤矿哪有那么多利钱分?若到时候分不出红利,怕是要出乱子。”
朱雄英递上一份折子,解释道:“孙儿早有准备,京西煤矿的新矿洞已经开挖,采用西洋传来的蒸汽机抽水,产能至少能翻三倍。
此外,孙儿已让人在江南铺设铁路,届时煤炭运输成本能降一半。”
朱元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这些玩意儿,靠谱吗?”
朱雄英躬身道:“皇爷爷放心,孙儿已让工部的匠人反复试验,绝不会出岔子。”
就在祖孙二人议事时,宫外的勋贵圈里已是另一番景象。
买到股份的勋贵们互相道贺,仿佛已经看到了源源不断的红利。
没买到的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托关系找门路,只求能在第三期认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