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机械地卖菜,而是开始留意顾客的表情和需求。
有位老太太来买菜,总是唉声叹气,秀芳就送她一棵小青菜,跟她说:“大妈,回去炒个青菜吃,心情就好了。”
老太太笑着接过菜,连声道谢。
有个年轻妈妈带着孩子来买菜,孩子哭闹着要玩具,秀芳就摘了片菜叶,给孩子编了个小篮子,孩子立刻破涕为笑。
秀芳的摊位前渐渐热闹起来,人们不仅来买菜,还会跟她聊聊天,问问花的事。
她现,原来卖菜也能卖得很有意思,只要用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棵菜。
晚上收摊后,她不再急着回家,而是会在菜市场附近的小公园坐一会儿,看看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听听树上的鸟叫,感受一下傍晚的风。
有一天,秀芳回家时,看见丈夫正在厨房做饭。
原来,丈夫见她每天辛苦,主动承担了做饭的任务。
餐桌上,丈夫说:“秀芳,我现你最近心情好多了,每天回来都笑眯眯的。”
秀芳夹了一筷子菜,说:“是啊,我忽然觉得,日子其实挺有意思的,只要你愿意去现。”
女儿在旁边说:“妈,你知道吗?你种的茉莉开花了,好香啊。”
秀芳笑了,说:“等花开得多了,我摘下来,给你们泡茉莉花茶喝。”
那天晚上,秀芳坐在阳台上,看着窗台上的花,想起这几个月的变化。
她想起老人说的“生活是自己过出来的”
,忽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原来,生活从来不是只有忙碌和疲惫,只要你愿意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就能现很多美好的小事。
那些曾经被她忽略的阳光、花香、笑容,其实一直都在,只是她太忙了,没时间去看、去听、去感受。
现在,秀芳每天都会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做点喜欢的事。
早上出门前,她会给花浇浇水,跟它们说说话;中午吃饭时,她会坐在摊位前,晒晒太阳,喝杯茶;晚上回家后,她会和女儿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学校里的事。
她还学会了做手工,用废旧的塑料瓶做花盆,用菜叶编小动物,这些小手工摆在摊位上,成了吸引顾客的亮点。
老人说,秀芳变了,变得有生气了。
秀芳笑着说:“都是您教得好。”
老人摆摆手,说:“不是我教得好,是你自己想通了。
人啊,不能只知道干活,还得学会生活,不然赚再多钱,又有什么意思呢?”
秀芳点点头,看着菜市场里人来人往,听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闻着空气中弥漫的菜香和花香,忽然觉得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她知道,自己不再是那个只知道生存的机器,而是真正在生活了。
这种生活,或许没有大富大贵,没有轰轰烈烈,但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让人觉得踏实、温暖。
如今,秀芳的摊位前总是摆着几盆鲜花,路过的人常常会停下来看看,买上一束花,或者跟她聊两句。
她卖的菜还是那么新鲜,价格还是那么实惠,但她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眼神里充满了光彩。
她说,她现在终于明白,人应该生活,而非仅仅为了生存而活着。
生活的意义,就在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于和人相处的温暖,在于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在于用心去感受每一天的日出日落、花开花谢。
菜市场的梧桐树下,老人的花摊依然热闹,秀芳的菜摊依然忙碌。
不同的是,现在的秀芳,每当给顾客称完菜,总会笑着问一句:“今天天气真好,要不要带盆花回家?”
而顾客们,常常会笑着接过花,说:“好啊,看着就开心。”
在这个平凡的菜市场里,秀芳用自己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