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5月15日(2 / 3)

它的平和 一口海苔 1504 字 7天前

王阿婆看着窗外的雪景,突然想起去年冬至,自己一个人煮了碗冻饺子,吃到第三个就咽不下去了,现在案板上摆着二十几个保鲜盒,每个盒子上都贴着小纸条,写着&0t;无糖少盐&0t;,是她特意给糖尿病的赵叔和高血压的孙姨准备的。

平安夜那晚,巷子突然停电了。

王阿婆摸出蜡烛点上,橘黄色的光映得四壁暖融融的。

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住在顶楼的大学生小林,抱着台笔记本电脑:&0t;王姨,我宿舍没热水,能来您这泡碗面吗?&0t;紧接着,张婶端着个空碗进来:&0t;您上次给的糖醋蒜吃完了,再给我装点呗。

&0t;李大爷拄着拐杖颤巍巍走来:&0t;老婆子非说你这有治腿疼的膏药,非要我来拿。

&0t;不大的厨房顿时挤满了人,蜡烛火苗晃啊晃,把每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会动的年画。

小林打开电脑放起圣诞歌,张婶跟着哼起了调子,李大爷从兜里摸出颗水果糖,剥了糖纸递给王阿婆:&0t;甜的,你尝尝。

&0t;王阿婆咬着糖,听着窗外的风雪呼啸,突然觉得这屋子比开了暖气还热乎,那些平时觉得吵闹的声音,此刻都像锅里的饺子,咕嘟咕嘟冒着幸福的热气。

开春的时候,王阿婆的儿子回来接她去城里住。

收拾屋子时,衣柜最底层掉出个铁盒子,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小物件:幼儿园小朋友送的玻璃弹珠,张婶织到一半的毛线袜,小林考研前塞给她的祈福红绳,还有无数张字迹歪歪扭扭的感谢纸条。

儿子看着这些东西直摇头:&0t;妈,这些破玩意扔了吧,城里什么都有。

&0t;王阿婆轻轻推开他的手,把铁盒子小心地放进行李箱:&0t;这些都是宝贝。

&0t;临出门时,巷子里的人都来送她,小雨塞给她一袋自己烤的曲奇,陈姐抱着孩子往她兜里塞了包暖宝宝,老周甚至把三轮车骑来,说要帮她搬行李。

王阿婆站在巷口,看着熟悉的老槐树和青石板,突然眼眶酸,张婶搂着她肩膀说:&0t;您放心去,想我们了就打电话,隔三差五我们去看您,您可别嫌热闹。

&0t;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城里的日子,王阿婆每天都要给巷子里的人打电话。

听说小林找到了好工作,她连夜织了条围巾寄过去;听说李大爷住院了,她托儿子买了进口的止痛药快递回来;就连巷尾的三条腿黑猫,她都叮嘱张婶每天多喂些猫粮。

有天夜里下暴雨,她担心巷子里的积水又漫上来,硬是让儿子开车带她回梧桐里,结果现大家早就按照她教的办法,用沙袋堵好了门口,老周还特意给她的老屋装了防雨罩。

看着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灯笼,听着熟悉的街坊们七嘴八舌的问候,王阿婆突然明白,原来真正的家,从来不是钢筋水泥的房子,而是那些愿意为你着想,也值得你去着想的人。

如今王阿婆依然住在城里,但每个周末都会回梧桐里。

她在阳台种了许多盆薄荷,每次回去都摘上一把,分给巷子里的邻居。

有人问她来回跑累不累,她总是笑着说:&0t;不累,心里装着别人,脚底下就有使不完的劲。

&0t;每当这时,夕阳总会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她脸上织出金色的光斑,就像当年她蹲在厨房熬粥时,锅盖缝隙漏出的那缕暖光,温柔地裹住了整个巷子,也裹住了所有懂得为别人设想的人心。

那些藏在柴米油盐里的牵挂,那些落在家长里短中的温情,早已在岁月里酿成了最甜的酒,让每个愿意俯身倾听、伸手相助的人,都能在时光的长河里,遇见永不褪色的春天。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