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5月3日(2 / 3)

它的平和 一口海苔 2030 字 8天前

和沈砚之搭上话,是在深秋的一个雨天。

那天林晚棠没带伞,抱着书包站在图书馆门口愁,突然听见身后有人说:“一起走吧。”

她转头望去,沈砚之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手里举着把藏青色的伞,伞骨上还沾着细密的雨珠。

他把伞往她这边倾了倾,两人并肩走进雨幕时,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味,混着雨水的清新,让人想起古籍库房里的气息。

“你常写诗词?”

走了一段路后,沈砚之忽然开口。

林晚棠感觉自己的耳朵瞬间烫,想起那些被他现的小纸条,不知道他是早就察觉了,还是今天才注意到。

她点点头,盯着地面上的水洼说:“只是随便写写,像小孩子过家家似的,登不得大雅之堂。”

沈砚之轻轻笑了声,镜片上蒙着层薄薄的雾气,他说:“我觉得很好,比如那句‘梦里见你眉眼’,比‘众里寻他千百度’更有烟火气。”

林晚棠猛地抬头看他,现他耳尖也微微泛红,雨水顺着伞骨滴落,在两人脚边溅起细小的水花。

她忽然想起李清照的词:“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原来古人说的心动,真的是这样让人手足无措,又甘之如饴。

那天之后,他们开始偶尔结伴去图书馆,沈砚之会给她讲宋代文人的轶事,比如苏轼与佛印的斗嘴,或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的赌书泼茶;林晚棠则会把新写的诗念给他听,有时是关于校园里的紫藤花,有时是关于他笔下的宋代园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冬至那天,林晚棠跟着沈砚之去校史馆整理古籍。

阳光透过古老的窗棂照进来,在泛黄的书页上织出金色的网。

沈砚之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本明代刻本,忽然指着某页对她说:“你看,这里有前人留下的批注。”

林晚棠凑近一看,只见空白处用朱砂写着行小字:“相思如墨,遇水则浓。”

她心头一颤,抬头时现沈砚之也在看她,目光里有她读不懂的情绪,像深潭里的月光,既清晰又朦胧。

元旦那天,学校办跨年晚会,陈雨桐硬拉着林晚棠去凑热闹。

舞台上灯光闪烁,台下人声鼎沸,林晚棠却总忍不住往人群外看,想着沈砚之会不会来。

就在她快要失望时,忽然看见门口闪过道熟悉的身影——沈砚之穿着件深灰色的毛衣,手里抱着本书,似乎是刚从图书馆过来。

他在人群里搜索了一会儿,目光终于落在她身上,嘴角扬起抹清浅的笑,朝她轻轻招手。

“给你的。”

他递给她个纸袋,里面是包得方方正正的礼物。

林晚棠拆开一看,是本线装的《纳兰词》,扉页上用小楷写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晚棠亲启,砚之。”

她手指摩挲着字迹,忽然想起半年前那个捡书签的午后,原来有些缘分,从一开始就写好了注脚。

晚会进入高潮,有人开始放烟花,绚烂的火光映在沈砚之的镜片上,他忽然说:“其实我早就注意到你了,每次你在书架前晃来晃去,像只找松子的小松鼠。”

林晚棠惊讶地抬头,看见他眼里有细碎的星光,比烟花还要璀璨。

他从口袋里掏出片压得平整的银杏叶,正是她半年前丢失的那片,叶面上用钢笔写着行小字:“愿逐月华流照君。”

原来他一直留着这片书签,原来那些她以为的偶遇,其实都藏着他的小心思。

窗外的烟花还在绽放,人群中响起倒计时的声音,林晚棠感觉自己的心跳得厉害,仿佛要从喉咙里蹦出来。

当倒数到“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