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铺天盖地的湿冷魔法攻击。
吴楚之记得前世在蜀大念书时的一个哥们, 大一时吹嘘着在东北多么多么冷,南方多么多么暖和云云。
到了冬季时,这哥们儿直接自闭了,裹着铺盖流着鼻涕的哭诉着,“你们南方的冬天怎么这么冷!”
遇见寒潮来袭时,北方人是靠屋子里的暖气进行抵御寒冷,外面再冷,回到屋内就暖和多了。
但在南方,人们则靠的是自个儿的一身正气,屋里屋外温度一个样。
为了照顾俩老的生活习惯,吴楚之特意给他们装了暖气。
这在当时的锦城,很难说不是头一份,至少吴楚之从没见过,一般就是空调来取暖。
也得亏吴青山他们是建设系统的,知道该怎么做, 不然还真得抓瞎。
“效果挺好的,我妈说比我们家效果还好。”
姜素素家是老小区,那供暖效果,属实有些拉胯, 只能说仅仅不冷, 要想暖和,谈不上的。
其实在北方,供暖效果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家穿短袖的,受很多因素制约。
当然,钱也是一大因素。
说罢,姜素素笑了下,“不用担心什么,爸妈经常去看他们的。”
吴楚之明白,姜素素说的是他自己的爸妈。
不过这样的说法,还是有些拗口。
咱妈到底是你妈还是我妈,这是个谜题。
“咱妈刚才打电话了,说五一的时候,去咱妈那过?还是去咱妈那过?如果去咱妈那过呢?咱妈就准备点好菜,咱俩带到咱妈那,如果在咱妈那呢?咱妈的意思是,让咱妈把酸菜邮到咱妈这,五一在咱妈这吃。你要不给咱妈打个电话?问问咱妈啥意思”
想到这里吴楚之嘿嘿直笑着,这真是现代带来的难题。
放古代哪有这破事。
称谓分明,出不了错。
不知何时起,就改成了这样,好吧,说多了容易挨拳。
在吴楚之的示范下,姜素素也抿着嘴笑着,小手嗔怪地拍了拍他的胸口,
“那我以后叫公公婆婆?”
吴楚之紧了紧手臂,眼馋着眼前的美好,“还没给改口费呢,别便宜他们,特别是我爸,他小金库深着呢!”
要不是吴青山离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