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紧张地盯着仪表:“周董,这是第一次通氢气试生产,我们准备了三套应急预案,确保安全。”
周阳点点头:“别紧张,按规程来。越是关键时候,越要沉住气。”
半小时后,第一炉用氢基还原技术生产的铁水出炉,技术员迅速取样化验。
“成功了!”李工看着化验结果,激动地喊道,“铁水纯度99.8%,比传统工艺高0.3%,能耗还降了15%!”
车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周阳紧紧握住李工的手:“好样的!这是轧钢厂的里程碑,你们为厂里立了大功!”
囡囡拿出手机:“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发到厂里的群里,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周子轩立刻说:“马上组织技术团队总结经验,尽快拿出工业化生产方案,早一天投产,早一天占领市场。”
消息传开,全厂上下都备受鼓舞。工人们干活更有劲了,年轻技术员们纷纷提交创新提案,连退休的老工人都打电话来祝贺。
四月初,生产调度AI系统上线试运行,首周就显示出优势:订单排产时间从原来的8小时缩短到2小时,原料库存周转加快了10%。
炼钢车间李主任在调度会上说:“以前排产全靠经验,经常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现在系统一算,哪个订单急、哪个产品好生产,安排得明明白白,我们车间的加班都少了。”
市场部张经理也说:“客户现在问交货期,我们能马上给准确答复,不像以前要算半天,客户满意度提高了不少。”
周阳在会上说道:“智能化不是为了减人,是为了让人更高效地工作。下一步,要让系统学会预测市场需求,帮我们提前备货,抢占先机。”
进入五月,轧钢厂的生产经营全面向好:氢基还原技术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智能工厂建设过半,海外订单同比增长30%,员工满意度达到9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周阳、周子轩和囡囡又坐在了会议室里,看着墙上不断更新的业绩数据。
周阳感慨道:“半年时间,变化不小。但我们不能满足,要记住,最好的成绩永远是下一个。”
周子轩说道:“爸,下半年我们重点推进尼日利亚钢厂的建设,已经派了10名技术人员过去,和当地员工一起施工,预计年底能完成主体工程。”
囡囡补充道:“我们还和中科院合作,启动了‘智能钢材+5G’的研发项目,准备把传感器嵌入钢材,实时监测桥梁、建筑的受力情况,这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
周阳的目光从业绩数据墙上移开,落在窗外那片正在扩建的研发园区上,语气中带着笃定:“下半年的重点不仅是推进现有项目,更要为明年的技术储备打基础。囡囡,你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