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看着年轻人眼里的好奇与惊叹,对周子轩说:“这就是我们奋斗的意义——让钢铁不再是冰冷的金属,而是有温度、有智慧的伙伴。”
周子轩点头道:“明年,我们还要启动‘钢铁+储能’项目,用氢基钢材制作储氢罐,结合光伏电站,打造‘绿电-绿氢-绿钢’的循环体系。”
新年的钟声敲响时,轧钢厂的中控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周阳、周子轩和囡囡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年度数据:氢基钢材销量突破10万吨,智能钢材应用项目达20个,尼日利亚钢厂实现盈利,全年碳排放强度降至1.1吨/吨钢……
“爸,爷爷,”囡囡举起茶杯,“敬我们的钢铁,敬我们的团队,更敬那些敢于改变的勇气!”
周阳和周子轩举杯相碰,茶杯的碰撞声与远处轧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跨越百年的赞歌。
“新的一年,”周阳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我们要让氢基钢材走进更多汽车厂,让智能钢材架起更多大桥,让尼日利亚的光伏板照亮更多非洲村庄。记住,轧钢厂的舞台,从来不止于钢铁本身。”
新年刚过,轧钢厂的会议室里就热闹起来。周阳、周子轩、囡囡围坐在长桌旁,面前摊着新一年的项目清单,各部门负责人也陆续到齐,手里都拿着厚厚的汇报材料。
“人都到齐了,咱们开门见山,”周阳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去年的成绩不错,但今年的任务更重。先说说‘钢铁+储能’项目,子轩,你们和储能团队对接得怎么样?”
周子轩翻开笔记本:“已经和中科院储能所谈了三次,初步确定用氢基钢材制作储氢罐内胆,他们提供储氢膜技术。王教授说,我们的钢材纯度够高,氢脆率能控制在3%以下,比他们现在用的不锈钢罐还低2个百分点。”
储能部张工补充道:“周总,就是成型工艺有点难,储氢罐需要整体冲压,咱们现有的设备压力不够,得新上一台3000吨的液压机,预算大概1200万。”
设备部刘部长立刻接话:“我咨询过厂家,3000吨的液压机有现货,三个月就能安装调试完。就是车间得扩建200平米,基建部能不能跟上?”
基建部赵主任点头:“没问题,过完正月十五就动工,保证不耽误设备安装。不过地面得做加固,3000吨的设备,地基承载力得达到每平米50吨。”
周阳敲了敲桌子:“资金和场地都没问题,这个项目是今年的重中之重,必须在三季度前出样品。囡囡,智能钢材那边有什么新动向?”
囡囡翻开平板:“爷爷,中铁大桥局的跨海大桥用了我们5000吨智能钢材,上周他们反馈,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稳定性达到99.8%,比预期还好。现在又有三家大桥项目来询价,想在今年开工的项目里用。”
技术部李工插话:“囡囡姐,他们想要更小型的传感器,现在的直径3毫米,有些细钢筋装不下。我们能不能把传感器做到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