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千瓦时?我们最好的技术也要650千瓦时。”
李工打开实时监控:“您看,现在这炉钢的能耗是498千瓦时。我们用了余热回收系统,烟气里的热量能回收到加热炉里。”
采购总监点头:“如果样品测试通过,我们想把明年的订单从1万吨加到3万吨。但有个条件,钢材要打上‘中德联合研发’的标识。”
周子轩笑道:“可以,但得加上‘中国核心技术’。我们的氢基还原专利是核心,这点不能让。”
对方的技术总监连忙说:“没问题!事实就是如此。我们还想派10名工程师来你们厂培训,学余热回收技术。”
囡囡插话:“我们的培训中心刚建成VR教室,能模拟各种故障处理,比现场教学还直观。他们来了可以先在VR里练。”
采购总监眼睛一亮:“VR教学?太先进了!我们的工程师肯定喜欢。”
中午在食堂,仓储部的赵主任找到囡囡:“囡囡姐,智能仓储的无人叉车又升级了!现在能识别工地上的集装箱,直接把钢材送进舱门,不用人工指挥。”
囡囡放下筷子:“是用了激光雷达还是视觉识别?”
赵主任拿出手机,点开视频:“都用了!还加了5G定位,误差不超过10厘米。昨天试了下,装船效率提高了20%。”
囡囡笑道:“太好了!让IT部把这个算法也用到尼日利亚的港口,赵工肯定高兴。”
下午,欧洲合资工厂的考察组从德国发来视频。李工指着镜头里的轧机说:“周总,他们的设备保养得不错,但控制系统太老了,得换成我们的智能系统,不然发挥不出氢基技术的优势。”
周子轩看着屏幕:“换系统需要多久?不能影响工厂投产时间。”
李工答道:“我们带了预制好的控制柜,现场接线就行,两周能搞定。他们的工程师也想学编程,我让小王编了本教材,用漫画画的,一看就懂。”
囡囡凑过来看:“漫画教材?给我也发一份!我们的老工人肯定也喜欢。”
李工在视频里说:“已经发你邮箱了!对了,他们的厂长想请我们的环保专家去看看,他们的污水处理站总不达标,影响环评。”
周阳接过话:“让孙部长准备下,下周去德国。我们的污水处理技术是强项,正好帮他们解决,也能显显我们的实力。”
傍晚,东南亚跨海大桥的项目组打来电话,语气焦急:“囡囡经理,台风要来了!风速可能达到12级,你们的智能钢材能扛住吗?”
囡囡立刻打开监测系统:“张工别急,我们的钢材设计风压是16级,12级没问题。系统已经自动预警,让你们加固临时支撑,你们弄了吗?”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