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高大。
除却地形和资源的受限外,
还有政令的缘故:
新夏在仔细考察了当地的地形后,觉得山口虽然最狭窄处才二里地,但整体上山道绵长,和父辈笔记中记载的,从秦国走向西域之时的那条谷道很相似,只是不如其狭长罢了。
而既然狭长,那只简单堵上一个口子,还是挡不住过于强大的外敌的。
于是夏君决定,从阳关开始,沿着山道通向新夏本土的方向,修建一些烽火台。
一旦出了问题,
就点燃烽火,让飘荡的烽烟,替新夏宣告敌人的到来。
但这不是个简单的工程。
消耗的资源肉眼可见的巨大。
国中也有许多人,因此对夏君产生了抱怨。
他们的观点很直接,
认为修这个东西一点用都没有,就连阳关都是没必要的。
“为什么还要修呢?”
“当初要修建阳关,只是为了消耗过多的犍陀罗奴隶啊!”
就在赵归视察工程的时候,
有人找到国君安,对他说道,“当初吞并犍陀罗后,因为对方投降的太快,使得我国收拢了太多蛮夷。”
“国君您担心杀降不吉,会引来灾祸,所以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