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何谓‘五步制盐法’?”
“因何要在卤水之中加入清水?下官在盐池十余载,了解所有的制盐工序,对此闻所未闻。”
“何以使卤水自硝板之下流过?有何意义?”
每一日,王福郊都跟随着由华亭镇盐场调集过来的技工身后,看着这些新奇的操作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遂不断发问。
华亭镇盐场的技工倒也不藏私,将新式制盐法倾囊相授。
“所谓‘五步制盐法’,便是集卤蒸发、过箩、储卤、结晶、铲出等五个过程。”
“加入清水是为了使得卤水当中杂质的析出,产出的食盐纯度更高。”
“硝板看似平整,实则地下有着无以计数的孔洞,卤水流过便提纯了一遍,过滤杂质。”
王福郊等原盐池技工大受震撼。
自周代开始,河东盐池的产盐技术便是“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主要依赖阳光和夏季频发的“南风”,使盐池沿岸的盐水迅速蒸发,凝结成盐颗,朝取复生,暮取朝复,取之不竭。
至南北朝之时,发明了“垦畦法”,也不过是在盐池岸边堆叠“储卤畦”,使得卤水面积增大,加快蒸发速度。
而现在,在技工的主持之下,整个盐池的盐丁、民夫不断将卤水自盐池取出浇灌入畦地之中,人工参与的程度极高,导致制盐过程大大加快,加之清水点卤、硝板过滤等等工序,肉眼可见的食盐纯度越来越高,析出的盐粒雪白细腻,较之以往的“苦盐”不可同日而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