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歉意、平息魏王的怒火,这背后如何用心也就不难猜测:这得归功于李泰被追杀得极其狼狈之时能够当机立断“否认”追杀,使得房俊的用意完全失败,所以房俊才舍得本钱来换取李泰的宽宥原谅,不然此刻一定是风云激荡、局势大乱,哪里还顾得上李泰是喜是怒、是死是活?
看起来,长安那边的斗争比预想之中更为激烈……
李泰骂了一阵,似乎觉得如此抱怨有些显得“无能狂怒”,喘了几口气,对阿史那忠道:“当下形势严峻,风波险恶,动辄被裹挟其中,绝非明哲保身之时机,想要平稳渡过这场动荡,就只能化被动为主动,一味置身事外是不行的,必须坚定立场、排除万难,才能化险为夷、更进一步。”
既然由他来担任“东都留守”负责营建东都,就说明洛阳势必卷入皇权争夺的巨大漩涡之中,且极有可能沦为各方斗争之焦点。
置身于这个漩涡之中,想要“中立”基本是不可能的,必须在各方势力当中择选其一,然后全力辅佐以达到最后的成功,届时自然功成名就、获利颇丰,否则便有被激流鼓荡、身败名裂之危险。
阿史那忠若有所思。
李泰说了一通,然后图穷匕见:“薛国公乃国之功勋,品行清谨、战功赫赫,我欲举荐为河南府少尹,主持刑狱、司法、缉盗诸事,不知意下如何?”
阿史那忠怦然心动。
京兆府、太原府、河南府这“三府”乃是大唐的超级行政级别,府尹官制“从二品”,几乎位列官员品级之极限,其上皆为虚职、不予实务,可见行政级别之高。
最为明显的便是这“三府”有自行勾决人犯之权力,只需府尹、掌管刑狱的少尹以及监管府内司法的御史中丞合议无误,无需呈递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