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死志(2 / 5)

天唐锦绣 公子許 2562 字 5小时前

精图治,在一片废墟之上建设家园,直至这贞观一朝,盛世初显。天下已经不需要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那只会无尽的消耗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元气,需要的是按部就班,平稳发展。二十年之后,煌煌盛世即可震古烁今,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病者有其医、耕者有其田,三代以降,何曾有过这般兴盛?故而,臣等愿意为了殿下披肝沥胆、鞠躬尽瘁,一则是臣等忠贞之本分,再则亦是为了天下苍生能够拥有以为仁爱宽恕之君主……殿下,老臣以下,所有东宫六率兵卒,乃至于天下所有支持殿下之人,都愿意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唯有历经过隋炀帝暴政之人,方才能够感受到一位仁爱宽恕之君主的难得,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位君主统治之下,是何等幸福的一件事。诚然,隋炀帝种种功绩堪称震古烁今,古往今来的帝王鲜有可与之比拟者,稳胜其上者更是屈指可数。

    然而对于天下百姓来说,他们并不在乎大运河是沟通南北,更不在乎到底是门阀取士亦或是科举取士,他们只在乎能否安安稳稳的生活,即便穷困一些,亦能够倚靠辛勤的劳动赚取钱粮,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贞观以来,天下稳定,君臣励精图治,仓廪充足钱帛丰厚,已然初显盛世之景象,此时帝国的继位之君便分外重要。若是汉武之流,胸怀四海囊括宇内,自然倚靠充足的家底穷兵黩武、征伐四方,最终完成千古辉煌之功业,却将国家拖成一个烂摊子。

    太子固然没有宏伟之志向,已不如李二陛下那般英明果勇,但是有自知之明,乃是守成之君。

    这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

    李承乾心中触动,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这些臣子之所以义无反顾的支持他,即便在父皇数度流露出易储之心的时候依旧坚定不移,并非是因为他有着如何令人纳头便拜的人格魅力,更非天生领袖、足矣威慑四方,只是因为大家都看好他这种“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