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阔绰问路县戴维森的交易(2 / 4)

野前方。

非常规整的一片大平地,单从面积数据上看,就是大波镇的八倍之广。

旁边还有一座烂尾飞机场,未来扩张的地形潜力,确实不可估量。

至于问路县原址,也就是古县城一带,目前还没有修复的迹象。

想来是实地勘探后,发现修复代价远高于新建,便暂时搁置了。

不过能预见的是,未来问路县的扩张空间还很大,不像大波镇,只能慢慢开拓周边荒地,一点点推进建设。

车子再往前行驶一公里左右,便到了问路县的岗哨站。

浇灌而成的混凝土岗哨站谈不上美观,却牢牢封锁了整条道路,旁边还修建了合金围栏,把安全防护做到了极致。

“来者止步!”岗哨站内的喇叭响起,声音严肃干脆。

程野没有下车,任由武睿和穆双上前沟通对接。

因为提前报备行程的缘故,不到半分钟,一张盖着岗哨公章的放行单便被递了出来,车队畅通无阻地通过了初筛岗哨站。

车轮碾过岗哨站后的路面,触感与荒野的颠簸截然不同,外面的无序与荒芜被彻底隔绝,浓郁的文明气息瞬间扑面而来。

程野坐直身子,摇下副驾驶车窗,细细打量着这座飞速崛起的卫星城。

马路是最新铺设的沥青混凝土,黑亮得能映出天空的流云,宽度足有双向八车道,中间用半米高的绿化带隔开,里面种着尚未完全扎根的松柏幼苗,裹挟着新翻泥土的湿润气息。

两侧的人行道已然成型,铺着浅灰色透水砖,砖缝里零星冒出几株顽强的野草,却被修剪得整整齐齐,丝毫不破坏整体的规整感。

每隔五十米,就矗立着一盏高架桥同款的太阳能路灯,造型简洁利落,灯杆是银灰色合金材质,底部浇筑着厚实的混凝土基座,即便遭遇荒野的狂风也能稳如磐石。

只是目前似乎尚未通电,灯头安静地低垂着,宛如列队待命的士兵,默默守护着这条通往文明的道路。

目光从路面移向路边,成片的活动板房整齐排列。

问路县的居民区虽未采用板房,但这些外来的建筑队、负责执勤巡逻的人员,都需要临时的居住地。

混凝土建筑施工周期太长,活动板房便是当下最稳妥的选择。

板房外墙统一刷成浅蓝色,屋顶覆盖着彩钢瓦,每间房屋都配有标准化的门窗,门口挂着简易门牌,标注着施工队序号,偶尔还能看到“区域物资管理处”、“临时医务点”等字样。

板房之间的空地上,开辟出了简易停车场和活动区域,几辆工程车有序停放,旁边还竖立着一排银色充电桩。

和步行街的款式一模一样。

按照幸福城的颜色划分规则,这种银色充电桩功率应该只有60kw,显然是幸福城的主线路已经提前铺设过来,而非从工业区缓慢搭建电网过来,可见问路县的基建优先级之高。

随着车子继续前行,问路县卫星城的整体轮廓愈发清晰。

远处的核心区域,几栋高层建筑已初具雏形,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框架拔地而起,最高的一栋目测已超过十层,顶端的塔吊仍在缓慢运转,吊臂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沉稳的弧线,将钢筋、水泥等建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施工层面。

建筑之间的道路网络已然成型,像一张巨大的棋盘,将卫星城分割成一个个功能明确的区块。

哪怕程野并没有见到问路县的施工图纸,也能隐隐感觉到这里的建设规格绝对是要比缓冲区、甚至比内城更加“现代化”。

关键的原因在于,问路县是幸福城发展到特定周期、蓄积足够力量后,倾力打造的产物。

新纪刚开启时,内城建设捉襟见肘,各类材料都要拼拼凑凑才能勉强满足需求,这才使得内城风格趋向于“小而美”的县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