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十回 道不合黄樊分镳 念恩义灵成拜师(2 / 13)

两宋英雄传 萧震 6022 字 1天前

,是何道理?”孙哀抱拳深施一礼,道:“统制大人息怒。孙哀此举,实为报先师之仇。不瞒统制,在下本是先前梁山泊地勇星病尉迟孙立之徒,江湖人称‘黑面灵官’的黄灵成便是。”说罢,便将前因后果细细道来。

    原来这黄灵成祖居登州,自幼与同村樊豪龙最为交好。二人都是少年英雄,一个使双鞭,一个舞双戟,端的武艺超群。更兼性情豪爽,专好打抱不平,乡里都道他二人是“登州双虎”。那年二人才十六七岁年纪,闻得江淮有个名师李政,使得一手好枪棒,便相约离了家乡,跋山涉水前去拜师。

    正是:

    少年意气重,千里访名师。

    不惧风霜苦,唯求武艺奇。

    那李政见二人骨骼清奇,又肯吃苦,便将平生本事倾囊相授。黄灵成学得七十二路鞭法,樊豪龙练就三十六路戟术。每日里二人对练,竟比亲兄弟还要亲热三分。光阴荏苒,转眼三四年过去。黄灵成与樊豪龙二人武艺大成,便辞别师父李政,收拾行囊返回登州故里。归乡后,二人日间习武不辍,夜里便为乡邻排忧解难。或替贫苦人家修葺房屋,或为受欺百姓讨个公道。登州百姓见他二人如此仗义,都道:“这般好汉,合该去搏个功名!”

    这一日,里正召集村中父老商议道:“黄、樊二位壮士武艺超群,若去应武举,必能光耀门楣。只是盘缠……”话未说完,众乡亲纷纷解囊。你出三钱,我凑五两,不消半日,竟凑足百两纹银。

    正是:

    乡亲情义重,集腋可成裘。

    但求英雄志,不吝解囊助。

    二人拜谢乡亲,收拾器械前去东京,蔡京、高俅、杨戬、朱勔四个奸贼未死,应试武举需先交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