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方法总比问题多(3 / 3)

是否是错误的呢?不妨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那些唯利是图,国难财的商人,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们的卑鄙,或是伟大属性怎么界定的,界定的标准是不是【于我有利】【于我有害】呢?

正如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世界是无色的,只有思想和浊眼是五颜六色的。

佛家说要看破红尘,那么大众认识的【看破红尘】多是放弃七情六欲,我觉得不以为然,这里的【看破红尘】应该是看破尘世中的种种眼花缭乱,乱人心智的相,从中萃取出自己的方。

(让自己的【方】顺应大地苍天的频率,则必能随风扬起九万里)

套用上面那句话——虽千万相,吾往矣!

道家中的无为而治,应是得心应手的自由,而不是真的放浪形骸之外。

(无为而治是随心所欲的自律)

人是有欲望的啊!

食色性也,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是人肉体上的必然属性,不过这就跟上面所提到的得心应手,随心所欲的自律是有矛盾冲突的,成功的方式就摆在那里,只不过就像一座桥,桥上有刀山火海,滚油大风,只有真正有勇气有毅力的半身才能踏过去,才能够到达目的地,更多的人则是惊慌失措的原地逡巡,调头鼠窜。

不疯魔不成活,真正的大毅力者都是疯魔者,都是世俗眼中,格格不入的傻子,阿甘点赞!

敬业计划,格物致知,能够将这三点知行合一,书写出一个优雅的【诚】字,则必然无往不胜。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