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阴影追踪(2 / 4)

指令,尽管内心隐约觉得,恐怕又是徒劳。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几周前,那个同样“干净”得令人窒息的案发现场——赵辉,猝死在家中的高级公寓里。同样是成功人士,同样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突然死亡,现场没有暴力痕迹,初步判断也是心脏问题。当时虽然觉得有些巧合,但赵辉本身有已知的心脏病史,压力过大诱发猝死似乎也说得通。

    可眼下,又来了一个李婷。同样的社会阶层,类似的死亡方式,同样的……毫无线索。

    一种模糊的、令人不安的“氛围”上的相似性,像幽灵一样缠绕着这两起案件。这并非证据,甚至难以言说,只是一种老刑警基于无数案例磨砺出的直觉:太过完美的意外,往往意味着最不意外的阴谋。

    市局刑警队会议室。气氛比“尚雅”现场更加沉闷。

    白板上并排贴上了赵辉和李婷的照片,下面罗列着他们的基本信息、死亡时间、地点、初步死因。技术部门的负责人正在做汇报,结果一如张涛所料。

    “李婷案发现场,镜子经过仔细拆解检查,未发现任何安装额外设备或改装痕迹。灯光控制系统正常,无短路或异常接入记录。通风系统滤网完好,未检测到常见毒物或致幻剂成分——当然,不排除某些极微量、易分解的特殊药剂可能无法检出,但这需要更专业的毒理分析,且时间过去,希望渺茫。门锁经检测,功能正常,无技术开锁或干扰痕迹。”技术警官的语气平板,带着例行公事的无奈,“总结来说,从技术层面,未发现他杀证据。所有迹象仍指向意外猝死。”

    另一名队员补充:“我们对当晚所有工作人员及部分宾客进行了初步问询,无人发现异常情况或可疑人物。派对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很难逐一排查,但目前没有获得有价值线索。”

    张涛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抵在下巴下,目光在两块白板之间来回移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几名老烟枪眉头紧锁,吞云吐雾,试图驱散心中的迷雾。

    “两个人,”张涛缓缓开口,打破了令人压抑的沉默,“都是所谓的成功人士,社会精英。都死得突然、‘干净’,像是一场无可挑剔的意外。赵辉有心脏病史,李婷呢?”

    “正在联系其家属和私人医生,”一名刑警回答,“但目前了解,她平时注重保养,每年体检,并未听说有严重心脏问题。当然,隐性心脏疾病突发也是有可能的。”

    “太巧了。”张涛低声说了一句,像是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质问所有人。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大家都明白队长的意思,但办案讲究证据,直觉不能作为方向。

    这时,负责整理两人社会关系与背景资料的是一名刚从警校毕业没多久的年轻刑警,名叫小林。他面前堆着厚厚的打印资料,正埋头努力地进行交叉比对,试图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哪怕一丝关联。这项工作繁琐且看似徒劳,但他干得很认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会议似乎陷入了僵局。有人开始讨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