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景襄(3 / 4)

个人疲惫的像是快要睡着了一样,但又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目光。

    是啊,还有他在……

    只要有他在,就不会有事的。三百两银子也能修成里阳桥,七千人也能灭了四万叛贼,龙潭虎穴般的邺城也如同无人之境,长安洛阳,不过是走上一遭的事儿……

    有他在,自己追求一生的天下太平、安居乐业,就不会断绝,不会被任何人破坏。

    一念及此,冯延放松了下来,缓缓闭上眼睛。

    恍惚间,他好像看到了自己这平凡而不普通的一生。

    陈州的私塾里,捧着书籍摇头晃脑的背诵文章。

    邺城的上林苑,心情忐忑的等待着朝廷的分配。

    临颖的县衙中,把多少个寂寥的黑夜熬成白昼。

    开封的城头上,手按宝剑独坐,笑看漫天烽火。

    晋阳的行军路,漫天黄尘飞沙,铁甲寒光凌冽。

    寿县的八公山,帐内筹谋图画,阵前高台抚琴。

    汴京的枢密院,留下了自己无数个夙夜忧叹的回音和奋笔疾书的背影。

    这个世界,我来过,我爱过,我战斗过。

    后世流传的传说,是否还会提起我?

    ——

    建隆六年三月二十七日,大郑王朝左仆射、枢密使、兵部尚书、左乡卫大将军、魏国公冯延,字展德,于汴京城中的府宅内去世,享年五十一。

    郑皇文训亲自提笔拟旨,追赠侍中,追封魏王,谥号“景襄”。

    ‌布义行刚‌曰“景”,指通过强硬的手段实施仁政。

    ‌由义而济‌曰“景”,指依靠正义的举措成就功业。

    ‌德行可仰‌曰“景”,指品德高尚令人敬仰。

    辟土有德曰“襄”,指为民族和国家开辟疆土、平定叛乱。

    甲胄有劳曰“襄”,指为国家之事征战四方,辛苦劳累。

    因事有功曰“襄”,指拥护天命正统成就霸业的从龙之功。

    这是仅次于“文”和“武”的第二档最高谥号,足以见得冯延在文训心目中的地位,和在大郑建立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文训还下令停朝三日,以示哀思。并且亲自题了一副挽联,命宫中大内侍送到冯府——

    君今一旦辞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