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风云剧变(3 / 4)

p;   朝廷如果平定了牂牁蛮,大理国也有足够的底气和汴京谈条件。如果连牂牁蛮都解决不了,那还有什么资格对大理国指手画脚呢?

    明知如此,种平还是得陪着笑接待大理使者,给老国王送去一些自己家乡的特产和养生用品,关切询问老国王的身体状况,叫他平时不要太辛苦。

    就算朋友之间的关系再怎么好,你也不能要求人家拖着病帮你干活呀!这个时候大理国只要能保持中立不掺和,就已经很好了。

    汴京,中书门下衙署。

    左相杜宣盘腿静坐在最上首的床榻上,用干枯起皱的手指握着鼠尾笔,手腕不停的挥动着。写完一折后,立在一旁的年轻官员立刻将札子双手捧起,一边对着墨迹轻吹,一边走向屋后。

    六部尚书,这里坐着四个。

    他们各自分座在两边的床榻上,或是凝眉沉思,抚着额头来回揉搓,迟迟无法落笔;或是举着札子向身旁的副手和助手说着什么,表情严厉,甚至带着怒意;或是写完一章,抬起胳膊直起身子,长叹一声后,又低下头去看下一本;或是从一旁翻阅旧折奏报,将好几本铺在一起比对,用手指在上面轻轻划找。

    屋后的房间里,四周柜架上摆满了留中的札子,分门别类、整整齐齐的堆放着,穿着绿衣的年轻翰林们右进左出,不断将奏本放到堂中的三张桌案上。

    每张桌案上都有一位成熟稳重的官员负责收拢归检,然后送到最上面摆满奏折、塘报、札子、书信的楠木案几上。

    文若眉心微皱,被一大堆高过头顶的纸本掩埋其中。

    ——

    鉴于眼下的严峻形势,一直隐匿在幕后的皇城司第一次暴露在了凌晨和韩登面前,沧州府分部的负责人一大清早就来到汪阿二的船屋外,传达圣谕,要求秦王韩登立刻归京。

    凌晨估摸着,老文大概率是要让韩登去长安出差。

    西部行营的部署安容,在军事能力这方面没得说,当年他能以弱胜强,将兵力数倍于己的李继贤拦在太行山里不得寸进,就足以证明此人可堪大任。

    但他毕竟是晋阳军降将,政治威望还不够,压不住关陇贵族,做起事来难免会被掣肘束手。

    长安需要一个说一不二的人来坐镇并且支持安容展开工作,种平此刻又在成都,放眼天下,只有没事干的韩登和凌晨可以胜任这项工作。

    其他人要么就是不行,要么就是没空。

    凌晨做事一向都有自己的想法,文训相信他是在布局更长远的未来,毕竟从当他当年脱离江淮军、执意要回乡发展起,就一直是这么干的,并且都做对了。

    那就放手去干吧,不过韩登得回来上班。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