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上流转。木溪文想起那些在补习机构通宵达旦的年轻面孔,想起凌晨四点就亮起灯的教室。在这个用分数划分三六九等的国度,教育早已异化成残酷的角斗场。所谓“公平竞争“的幌子下,是日益固化的阶层鸿沟——寒门学子耗尽青春换来的文凭,抵不过权贵子弟与生俱来的资源。就像古老的种姓制度改头换面,用成绩单代替了血统证明。
电梯抵达的提示音打断了他的沉思。走廊尽头,委员会会议室的铜制大门泛着冷光。木溪文整了整衣领,眼神重新变得锐利。他知道,在这座用钢筋混凝土和金融数据堆砌的迷宫里,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那些在顶楼天台徘徊的年轻灵魂,不过是这个扭曲体系最微不足道的祭品。
木溪文曾天真地以为政府会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现状。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普通民众,都对此保持着令人心寒的沉默。他比谁都清楚,东康共和国那套“过熟“的社会文化正在无声地扼杀年轻的生命:从小学开始就灌输的“中庸之道“,将“枪打出头鸟“的生存哲学刻进每个孩子的骨髓;而所谓的国民教育体系,则系统性地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绵羊“。
这个社会运转的底层逻辑令人窒息:特权阶层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精心构建了一套看似合理的资源分配框架。他们将与生俱来的不平等包装成天经地义,用“维护社会稳定“的漂亮说辞来粉饰其掠夺本质。更讽刺的是,这些精英们一边横向抱团形成排他性圈子,一边又通过纵向的阶级割裂来彰显自己的优越地位——高档社区的门禁、私立学校的门槛、私人俱乐部的会员制,无不是这种畸形心理的具象化体现。
马太效应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资源分配机制严重失衡,特权阶级不断压缩普通人的生存空间。居住隔离、权力垄断、机会排他......这些或明或暗的壁垒正在将社会撕裂成两个平行世界。教育资源的结构性倾斜更是彻底堵死了底层上升的通道。正义联盟虽然洞若观火,却受制于种种约束而无力扭转这一趋势。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