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65章 朕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2 / 4)

了一场大病,可以说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

    他好不容易活下来,醒过来,结果听到自己父亲被杀,你说他一个十五岁的人能不崩溃吗?

    臣甚至可以说,他现在连死都不怕,因为本就死过一遭,何况他刚刚救了皇后,陛下您在这个时候因为他拒绝接受恩赏,就降罪于他,百姓会怎么想?”

    李世民稍微冷静了一点,但心头怒火还是没有消除,声音低沉的吐出几个字:“他抗旨…”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抗旨他可不是头例。”

    说着长孙无忌开始细数:

    “贞观初年,关中地区闹灾荒,您要征发徭役修缮宫殿,魏征抗旨不遵,最后劝您收回成命。”

    “贞观三年,镇守北疆一名将军因为战败被判死刑,您怒火攻心,二话不说直接要将人处斩,结果王圭抗旨不遵,认为应该按司法程序复核,确认量刑无误,才能执行。”

    李世民眼睛微眯,长孙无忌这是在点他,当初没能按正常程序给赵蕴古定罪,直接将赵蕴古斩首,本就是一桩过失。

    长孙无忌继续道:“然后是贞观四年,您要修缮洛阳宫,又是张元素上书抗旨,力劝您放弃了这个决定。

    因为这件事,您还赏赐了张玄素很多东西。”

    “是,这些人表面看起来抗旨不遵,违背了你的意愿,同时有损皇家威严。

    可实际上呢,在百姓看来,您和历史上其他君王不同,您是一个有血有肉,十分开明的君王。

    将来这些记载于史书,传于后世,后世之人只会觉得您是一个千古不遇的明君!”

    在长孙无忌一番吹捧下,李世民渐渐平静了下来。

    他本就没有打算真的处置赵仙罴,只是做做样子。

    李世民微沉着脸道:“这是他自己放弃了朕给他,以及给赵家的最后一次机会。”

    长孙无忌连忙附和:“所以是他自己把路走窄了,这怨不得陛下。

    百姓知道这件事,只会觉得这是赵家二郎的不是,是赵家二郎不明事理不知好歹,连累整个赵家错失这大好的翻身机会。

    而陛下您,对于子民,对于他一个少年,仁至义尽。”

    李世民心里的气彻底消了,重新坐回软榻上,用小刀戳起盘子里一块羊肉,放进嘴里嚼了嚼,嘴上浓密的胡须随着咀嚼的动作而颤动。

    最终,赵仙罴抗旨这件事,被几人定性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因为自己父亲被杀,故意和皇帝置气的小事。

    在李世民眼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