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沸点不同,自然液化的先后就有所不同,如此就可以将不同的气体分离液化罐装。
其中甲烷等可燃气体,则会被收集储存起来,作为接下来工厂之中生产出来的战车的动力来源。
目前的化工水平和周围的资源分布决定了,开采石油资源,制造内燃机短期内无法实现,于是他们干脆选了一条更简单的技术路线,用液化气罐储存甲烷,作为内燃机车的动力来源。
是也可以作为近战过程中喷火器的燃料。
大量的荒草被收集扔入反应釜,源源不绝的将大自然的有机物转化为燃料,其余的气体则进入其他化工反应流程,各自有各自的用途。
这些纷繁复杂的利用方式,各部落的祭司都在努力的记忆,可奈何他们只能记住表象,死记硬背某些参数,稍微换了一种规格,他们所记住的这些东西就不灵了。就像是工业生产必须严格把关每一个工业流程。
氧气吹顶炼钢的过程中,供氧的速率是要根据钢水的量灵活调节的,多一点少一点炼出来的都是废钢。
部落的几次能够学习的,目前只有表象的内容,细节的一些公式和化工原理,这么短时间内肯定是学不会的。战地工程师会跟他们解释一些但不会说很多。加上他们本身就很繁忙,能学到的东西就更少了。
这倒并不是战地工程师完全抽不出时间来教导部落之中的聪明人,而是这次他们的任务本身就不是传播知识。甚至于在面对这些部落高层的时候还需要一定程度的隐瞒核心技术。
原因很简单。这些体量稍微大一点的部落。并不能算是地下基地的盟友,目前双方只能说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严格定义之下,这些部落的高层放在废除奴隶制的那个时代都是要上绞刑架的,如今如果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