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雨夜书案(2 / 4)

看过几十年的日升月落。城西老巷是这座城市里少有的老街区,青石板路被几代人踩得发亮,白天总见穿蓝布衫的老人坐在竹椅上晒暖,手里摇着蒲扇,说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街坊旧事。到了晚上,除了零星几盏昏黄的窗灯,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撞着巷壁的回声,连狗吠都带着点懒洋洋的调子。

“派出所的人说门窗完好,”杨震抬眼瞥了眼仪表盘,指针刚过八点十分,红色数字在暗夜里格外清晰,“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院门是虚掩的,屋里的木门也没被撬过的迹象。”

季洁的指尖在车窗上画着雾痕,窗外的树影像张张模糊的脸。她想起下午四点多,杨震翻出那只浅蓝色花瓶时,两人还笑着说这是当年他执行任务时,在旧货市场淘来赔她的——那时她最喜欢的青瓷瓶被他不小心碰倒摔碎了。

而在城市的这一角,一场冰冷的悲剧已悄然落幕。

警车和救护车的灯光在巷口织着红蓝交错的网,映在灰墙斑驳的砖缝上,像幅支离破碎的抽象画。警戒线被风掀得猎猎作响,几个穿制服的警察守在旁边,橡胶手套上还沾着泥土。线外站着五六个探头探脑的邻居,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裹着厚外套,低声议论像被风吹散的烟,在巷子里飘得老远。

“听说了吗?周老师出事了......”

“怎么可能?下午还见她在院里浇花呢......”

“张大妈送包子进去就哭着跑出来了,吓人得很......”

杨震和季洁并肩穿过警戒线,鞋跟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惊飞了墙头上一只躲雨的黑猫。

正房的门虚掩着,露出道两指宽的缝,里面透出勘查灯惨白的光,把门框的影子拉得老长,像道沉默的伤疤。何燕华正蹲在书桌旁,戴着白口罩的脸只露出双专注的眼,见他们进来,抬了抬下巴算是打招呼。

“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下午四点到六点。”杨震压低声音,侧头看向季洁时,睫毛上还沾着点巷口的雨丝,“正好是我们在家拆那箱旧物的时候。”季洁的心轻轻一沉,像被什么东西硌了下。那会儿她正拿着张两人刚入警队的合影笑他\"领带歪得像条蛇\",他抢过照片说\"你那时的齐耳短发才像假小子\",阳光透过纱窗落在照片上,暖得能闻见晒过的味道。而就在同一时刻,这座城市的另一个角落,一位老人正走向生命的终点,悄无声息,像被夜吞噬的烛火。

书房不大,十平米左右,老式的红木书桌占了大半空间,桌面被岁月磨得发亮,留着圈圈深浅不一的杯痕。桌上堆着半尺高的书籍和作业本——周秀兰退休后还在给附近孩子做家教,语文数学都带,街坊们说她收费便宜,心肠好。老人倒在书桌旁,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沾着点灰尘,嘴角凝着点白色泡沫,像被谁不小心抹上的奶油,却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她穿的深蓝色斜襟盘扣上衣洗得有些发白,胸襟处沾着些深色污渍,边缘已经干涸,像道道凝固的泪痕。

技术刘正用毛刷在书桌上细细扫着,白色的粉末在黑色托盘里显露出细微的痕迹,相机闪光灯不时亮起,\"咔嚓\"声在寂静里格外刺耳,把每个角落的细节都照得无所遁形。季洁戴上乳胶手套,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她蹲下身,视线与老人平齐。

老人的表情异常平静,没有挣扎的狰狞,也没有痛苦的扭曲,像是睡着了。眼尾的皱纹里积着点岁月的尘埃,嘴唇微微抿着,仿佛还在思索什么。手指微微蜷着,像握着什么无形的东西,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缝里没有泥土或纤维,显然没经过搏斗。季洁的目光移向书桌抽屉,最上面的抽屉开着半寸,露出里面的零钱和存折,红色的封皮在惨白灯光下格外醒目,数字不算多,但足够老人生活——不像图财害命的样子。

“桌上的杯子。”季洁抬眼,声音轻得像怕吹散了什么。书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