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原来手里有王牌(2 / 3)

松和县的这个事情一下子就在媒体上传开了。

……

“我看你这家伙的胆子一般人是真没有。”

“在这个问题上动刀子,你就不怕真有人捅破天?”

办公室黎。

接到萧晏明的电话,黎卫彬自然免不了要被他调侃两句。

其实这几天黎卫彬即使算不上焦头烂额,也是被这个事情弄的有些火冒三丈。

县教育局那边一天要接到十几个电话,全部都是媒体和社会人士打过来的,问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

教育局的马文洪跟他诉苦了好几次,黎卫彬也是干脆,直接告诉马文洪,让潘瑞专门接电话。

至于措辞嘛,实事求是。

但是胆子要大一点,如果对方的话不好听,就让他到松和县来看看。

如此一来,外面的留言自然也是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

“胆子再大也大不过国计民生。”

“你萧书记现在是高枕无忧,我这里是水深火热,要不我们松和县委跟省里打个报告,请你萧书记来我们县里干一段时间?”

话刚说完,话筒里萧晏明立马就给他狂骂了一通,说松和县现在就是个火药桶,他就算是在槐林县养老也不来淌松松和县的浑水。

挂了萧晏明的电话,黎卫彬刚想继续起草面前那份还没写完的理论文章,紧接着居然接到了陈正清打过来的电话,一时间黎卫彬也是面色一正。

“您好!

陈书记。”

“……”

陈正清的这一通电话倒是没有其他的意思,主要就是问问黎卫彬关于这个事情的处理办法。

听到黎卫彬说完了整个应对方案之后,对方才挂了电话。

9月7号。

传统的中元节这天。

在江南省教育报上,一篇题为《与时俱进,推动小学教育改革向纵深展》的理论文章头版头条全文刊,整篇文章洋洋洒洒近4ooo多字。

作者正是松和县委副书记黎卫彬。

在文章里,黎卫彬一改此前相对较为温和的作风,大力抨击了所谓的专家学者和极个别新闻工作者别有用心的指责言论。

通过列举大量的数据,指出那篇报道文学里面的数据不仅仅存在严重的错误,而且还停留在几年前的阶段,以此重申了“没有调查就没有言权”

的理论观点。

与此同时。

文章第一次披露了松和县推动小学教育体系改革的前因后果和政策逻辑。

并且大胆提出,未来5-1o年内,因为城市化加展,乡村人口逐步向城镇集中,以及新生儿数量减少等原因,农村小学将会出现适龄入学儿童严重不足,部分地区的学校会出现个位数生源的情况。

这篇文章一出。

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在随后的几天内,瞬间就掀起了一次舆论上的风暴。

……

容城市。

江南常委会议室里。

今天召开的是9月份的次常委会。

刚过九点钟,会议室里就陆陆续续多了几道人影。

会议开到快要结束的时候,作为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省长,陆洪涛突然提起了最近今天舆论上吵得很凶的松和教改问题,并且提议要对松和县的这个情况进行一次专题检查。

随着陆洪涛的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里不少班子成员顿时也是议论纷纷。

然而此时此刻。

不少人却突然现,在居中的位置,作为一把手的洪建军跟作为二把手的刘文正却异常难得一致地一言不。

甚至就连副书记钟贵恒跟省府的二把手赵万东都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似乎对这个事情并没有开口表意见的意思。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