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半响,几位大学士统一了意见,百官之首韩章上奏道:“启奏陛下,臣等以为【中】更偏向于中兴之意,未经衰败,谈何中兴?【宣】疏忽开疆拓土,唯有【高】为上乘庙号。”
御座之上,赵策英认可的点点头:“朕也是此意。”
其实,从“中”字偏向于中兴之意的那一刻,就已经定下了结果。
毕竟,相比起“高”,“宣”的确是要差上不少。
一言落定,庙号钦定。
“百官,尽快向礼部呈奏书谥,以便于集思广益,考功拟谥,定下神主,让先帝入祀太庙。”赵策英叮嘱道。
定谥号、庙号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要撰写先帝的神主牌位,以便于供奉入太庙,承接宗庙祭祀。
另一方面,定下了谥号、庙号,秘书省也可正式开始撰写君王实录,为君王撰史。
百官受到告诫,相继行礼。
“臣工部尚书有奏”
积英巷,盛府。
寿安堂。
盛老太太手持茶盏,居于正首。
盛纮、王若弗居于左右首,盛长柏、盛长枫、海氏,依次入座。
“高宗皇帝?”
盛老太太一诧。
这个评价,可不是一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