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万昌听罢,沉吟半晌,仍是摆手摇头:“不可,不可,缨娘不可。”
“老爷,云儿不愿去吴家,闹着要死要活的,缨娘回了,这不正正好的事么。”
戴万昌把眉一提:“什么正正好的事,那能一样?缨娘是我戴家嫡出的姑娘,能给那小官之子做妾?!她是要往京都去的,有更大的用处,你一妇人懂什么!”
孙氏两眼一红,淌眼抹泪道:“缨娘是老爷的女儿,云娘就不是老爷的女儿了?是了,是了,都怨妾身,谁让我这个当娘的身份低贱,这么些年,奴不奴,主不主的,叫她跟着我受屈。”
戴万昌念她跟了自己这些年,缓下语气:“我这也是替云儿着想,嫁于那小衙内如何不好?莫要听信外界传言,皆是没有根据的事。”
说罢,站起身,丢下一桌子酒菜,往别院去了。
孙氏绞着帕,一滴滴眼泪往外蹦,指节因过力而发白,什么“嫁”,不过是一顶轿子抬于人做妾。
当戴云得知她父亲的态度后,打着哭腔道:“这可如何是好?姨娘快想想办法。”
孙氏双眼微微眯起,安抚道:“既然戴缨回来了,就别想抽身,总要拉出来替你挡一挡灾,放心,姨娘已有一计,给小衙内为妾的只能是她!”
戴云得了这话,放下心来。
……
戴缨原想着回平谷,说动戴万昌在京都开分号,孰料戴万如的书信先一步到了。
那里面能有什么好话。
结果,戴万昌让她住一段时日,仍回京都。
这日是戴缨之母,杨三娘的祭日。
戴缨一身素衣,不施粉黛,用珠簪将一头云发在脑后半绾,带了几个仆从乘车去了城外。
城外有一座小山,山脚有一功德寺,戴家向寺庙捐赠香火田还有一些丰厚的财物。
戴家坟茔就位于寺庙旁,寺里的僧人平日负责打扫、清理杂草等维护事宜。
寺前的小沙弥拿着笤帚扫洒院门,忽然闻得远处传来嘚嘚马蹄声,抬头看去,是一群锦衣玉带的年轻男子。
于是丢了扫具,忙不迭往寺里跑去。
“小衙内觉着如何,弟弟说得不错罢,这里风清景明,地界宽敞,一会儿到下面走走马。”其中一瘦长脸的年轻男子扬鞭说道。
被唤作小衙内的男子,大眼,浓眉,乍一看,长得端方,再看,眼珠黑黝黝,滋出一股狠劲,鼻梁过高,在面上有些突兀。
此人名吴胜,乃吴县令之子。
“倒真不知有这样一个好去处,得亏叫你发现了,我说你这猴儿怎的非要到这里来。”吴胜同几人笑道。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