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时间盯着,沈敦领了这活,每天跑一趟看看情况,再说与她听。
既要满足使用需求,又要尽可能节省成本,沈云姝事无巨细操了很多心。
蜜食记这头的开业准备也要同时进行。
两个窑炉请闫师傅搭好,沈云姝连续试用了几天,摸清了各个窑炉脾性。
新铺子要个女掌柜,沈云姝寻不到人,九香斋的邱掌柜给她介绍了个从前开铺子卖过酒的妇人,三十出头的年纪,热情爽利。
沈云姝很满意,当即拍板把人请了回来,带在身边熟悉生意看管铺面。
开业后珍儿歆儿要来新铺子帮自己的忙,花饽饽的制作就要全部交给其他人。
沈云姝抽出时间给最有天赋的二丫和陈婶进行了大半个月的高级培训,把店里在售的所有复杂造型倾囊相授。
沈老爹也是片刻不得闲。
沈记喜点两间铺子,蜜食记,茶室,还有新的培训基地,所有的账目都得他过手,每天算盘打的噼啪响。
银子流水一样汇进来,没一会又哗哗地流了出去。
每日看着账本,沈老爹又高兴又心酸。
沈家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忙成陀螺,连沈稷回来都帮着洗菜切菜煮菜汁。
偏偏这个时候王氏孕期反应严重,又呕又吐地吃不下东西。
幸好杜锦香主动揽了照顾她的任务,其他人才能安心忙碌。
看见笑得一脸热情的刘掌柜,沈云姝猜到他的来意,也不绕圈子。
“除了布丁,其他都是寻常的东西,刘伯派个人来学几天就成。
至于布丁,每日只能供十份,我们人手不够,多了顾不过来。”
刘掌柜要的就是这句话。
天热之后,茶点的销量下滑不少。
到底已经卖了一年,新鲜劲过了,价格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卖出一半也不错了。
销量减少,备料制作的功夫却还是一样,对时间宝贵的沈云姝来说就不划算了。
索性把这生意转给了九香斋,后者人手充足,大量制作再进行分级销售,甚至卖到了下头的县里。
如今汴城街头巷尾的茶馆都能端出一碟子像样的茶点。
如此,茶点生意每个月给沈云姝带来的分成就大大过了原先的一百两。
“那我这就去安排,明日就让人过来。”
送走刘掌柜,沈云姝手把手教珍儿和歆儿制作卡仕达酱和老式奶油,又教了几款简单的裱花造型,最后把泡芙做好放进特制的冰桶里冷藏。
等段三娘到了铺子,和沈云姝核对了今日预约的客人名单,确认一切无误后,沈云姝就坐上马车,出去码头接人了。
今天,是第一批学员到达汴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