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133章承包之争(第1/1页)     厂里要搞承包试点的消息正式传开,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彻底点燃了红星轧钢厂。而焦点中的焦点,就是林凡负责的“三产”公司。     谁来做第一个“承包">     第一卷第133章承包之争(第1/1页)     厂里要搞承包试点的消息正式传开,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彻底点燃了红星轧钢厂。而焦点中的焦点,就是林凡负责的“三产”公司。     谁来做第一个“承包">

第一卷 第133章 承包之争(1 / 2)

    第一卷第133章承包之争(第1/1页)

    厂里要搞承包试点的消息正式传开,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彻底点燃了红星轧钢厂。而焦点中的焦点,就是林凡负责的“三产”公司。

    谁来做第一个“承包者”?这个问题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暗流汹涌的争夺。

    保守派势力不甘心让林凡这个“改革急先锋”轻易拿到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试点。他们明里暗里活动,试图推出自己的人选,或者干脆阻挠试点进行。赵副厂长等人多次在厂务会上强调风险,要求“慎重慎重再慎重”。

    一些原本对“三产”公司红火景象眼红的中层干部,也看到了机会,觉得自己未必比林凡差,纷纷活动起来,找领导表态,写方案,试图争夺这个可能带来巨大利益和声望的机会。

    甚至“三产”公司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声音。有个别被林凡提拔起来的干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如果林凡承包了,自己还能不能保住位置?会不会被清洗?不如支持别人来承包,自己或许能捞到更多好处。

    一时间,林凡仿佛成了众矢之的。支持他的人为他捏一把汗,反对他的人则等着看笑话。

    面对复杂的局面,林凡显得异常冷静。他没有四处活动、拉帮结派,而是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撰写那份至关重要的《承包经营方案》上。他知道,在改革的关口,最有说服力的不是关系,而是扎实可行的方案和看得见的效益预期。

    他带领几个核心骨干,闭关奋战了数个昼夜。方案涉及市场分析、产品规划、生产管理、成本控制、财务预算、人员安置、收入分配、风险抵押等方方面面。林凡充分利用了自己超前的知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