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配合炒作(4 / 7)

在这方面,每年带给观众们一部诚意之作~”

    对这样的安排,郭凡自然不会反对,反而充满了期待。

    别的导演拍完一部票房大卖的电影,总要休息一段时间,去国外度假放松,又或者只是在家待着。

    但郭凡不一样,他不觉得累。

    新人导演乍然间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他现在干劲满满,恨不得一年出产十二部电影。

    导演不用坐班,但每天,郭凡都是到公司最早的那几人之一。

    他的办公桌上永远堆满了各种参考资料,从一战时期的单兵装备图纸,到 NASA最新公布的火星服设计方案,每一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

    此刻他正握着一支 HB铅笔,笔尖在画纸上快速滑动,发出沙沙的轻响。

    机械外骨骼的胸腔结构已经有了雏形,流畅的金属线条从肩部延伸到腰部,关节处特意预留了齿轮传动的空间,哪怕只是草稿,也能看出设计者对“功能性”的极致追求。

    郭凡的美术功底不错,从小就是绘画组冠军,大学期间,他的作品还在伦敦展出。

    只是画着画着,他突然停下了动作。

    这版设计里,外骨骼虽然好看了不少,但腿部支撑过于笨重,不符合“士兵能快速奔跑”的设定。

    郭凡将画稿揉成一团,扔进纸篓。

    下一版的设计又太轻薄,感觉少了点未来战争的厚重感。

    再次揉成一团,扔进纸篓。

    郭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部戏的核心是时间重置,观众会跟着主角一次次回到战场,外骨骼是他们第一眼看到的‘战场符号’。

    如果外骨骼看起来不真实,观众就很难相信主角经历的生死轮回是真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忽然想起当年拍《环太平洋》时,张辰设计‘暴风赤红’的时候也是这样,画了一版又一版,最终从几百张设计稿里找出了最符合心意的那一款。

    其实公司的设计部人才济济,郭凡只要提出要求,就会有无数的优秀方案呈现在他眼前。

    但郭凡始终坚持自己动手画初稿,这个习惯正是从张辰那里学来的。

    当年《环太平洋》的机甲设计,90%的核心思路都来自张辰,从危险流浪者的核动力心脏,到切尔诺阿尔法的重金属装甲,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他对“机甲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尤其是暴风赤红,从头部的传感器到腿部的推进器,全是张辰在画室里一笔一划打磨出来的。

    郭凡至今记得,张辰的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